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作者:张学松(广州理工学院教授)
研读陶渊明,可以发现学者通常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即他对传统孝道的文学书写。陶渊明撰作“五孝传”,每传选取历史上具有典型孝行的代表人物,叙述其孝行、赞美其孝德,这在中国古代作家中绝无仅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桃花源诗并序》)诗人倾情描写的桃源胜境,也是一个充盈着孝道精神的古代理想社会。陶渊明对于传统孝道的文学书写主要体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敬养父母
“孝”的本义即尽心奉养和尊敬父母,所谓“善事父母者”。(《说文》)子女对父母的孝,一是“养”,一是“敬”,“养”是物质的、体力的,“敬”是精神的、心灵的,“敬”比“养”更重要。“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敬”就要不“色难”(《论语·为政》),和颜悦色地侍奉父母,发自内心的尊重父母。《庶人孝传赞》写江革对父母“竭力傭赁以致甘暖,和颜悦色以尽欢心”,赞辞曰“事亲尽欢,其难在色……义在爱敬,荣不假饰”,即从“养”和“敬”两个方面加以表现,“荣不假饰”即发自内心自然而然。渊明八岁丧父,中年丧母,其与父母的关系文献记载较少。但从少有的记载中依然可以看出,他对父母,一是尽力奉养,二是源于内心敬重。渊明出仕,一个非常现实且很重要的原因即家贫无以养育亲幼。《宋书·陶潜传》:“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归去来兮辞》:“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与子俨等疏》:“吾年过五十,而穷苦荼毒,每以家弊,东西游走。”因父亲早逝,这里的“亲”主要指母亲。“起为州祭酒”“东西游走”可得官俸以奉养母亲、抚育幼子。渊明在桓玄幕府供职时出差京都,归途经寻阳回家省亲因风受阻,作《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中有言:“行行循归路,计日望旧居。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此”。“一欣侍温颜”即为归家侍奉母亲而欣喜。“久游恋所生”之“所生”亦指母亲。足见渊明对母亲的敬重和思念。渊明父亲功业不显事迹不彰,《命子》诗述及时,依然表现敬爱尊重之情:“於穆仁考,淡焉虚止。寄迹风云,寘兹温喜。”
教育后代
渊明30余岁尚无子嗣,其《命子》诗曰:“嗟余寡陋,瞻望弗及。顾惭华鬓,负影只立。三千之罪,无后为急。我诚念哉,呱闻尔泣。”说自己与先祖相比不能望其项背。两鬓花白尚无子嗣,只有影子相伴,很是惭愧。古人言三千之罪,无后为大。我念兹在兹,你的出生让我非常欣喜。可见其对子女降生的企盼。
渊明不仅重视对子女的抚养更重视对子女道德品质的教育,盼望子女成才。《命子》诗追述先祖功德,意在为子女树立楷模。长子出生后,他择吉日良辰占卜,“名汝曰俨,字汝求思”,望其“温恭朝夕”,追慕先贤子思。遗憾的是渊明五子皆不成才,“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故作《责子》诗以训诫。渊明辞官归隐后生活困顿,晚年疾病缠身,“自恐大分有限”,作《与子俨等疏》,表达了很复杂的思想情感,既为自己“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深感愧疚,又挂心“汝辈稚小家贫,役柴水之劳”不免,更希望异母之五子和睦同心,“思四海皆兄弟之义”。谆谆教诲款款深情溢于言表,既严且慈的老父形象跃然纸上。
友于兄弟
孔子说:“孝乎惟孝,友于兄弟。”(《论语·为政》)对兄弟的友爱也是孝道的重要内容。渊明有堂弟敬远,同父异母之程氏妹,三人手足情深。敬远之父与渊明之父为同胞兄弟,其母与渊明之母又为姊妹,二人既是堂兄弟又是姨表兄弟。据袁行霈先生研究,敬远“八岁丧父后,或由渊明抚养”(《陶渊明集笺注》),知二人关系非同一般:“惟我与尔,非但亲友”,“斯情实深,斯爱实厚”,志同道合,“相将以道,相开以颜”(《祭从弟敬远文》)。“余尝学仕,缠绵人事。流浪无成,惧负素志。敛策归来,尔知我意。常愿携手,寘彼众意”,幼时“同房之欢”,躬耕田亩则“与汝偕行,舫舟同济”,可敬远“年逋而立,奄与世辞”,渊明悲痛莫名:“情恻恻以倾心,泪愍愍而盈眼。”(《祭从弟敬远文》)“相将以道,相开以颜”,可谓达到了兄弟相处的最高境界。程氏妹小渊明3岁,在其9岁时生母去世由渊明生母抚养。义熙元年(405),程氏妹丧于武昌,本有“归与”之意的渊明,“情在骏奔”,遂辞官归去。一年后又深情祭奠,撰《祭程氏妹文》,追忆往日兄妹友情寄托哀思,赞美程氏妹言行品德,谓其“能正能和,惟友惟孝”。“惟友惟孝”不亦渊明之谓乎?
颂美祖德
《孝经》:“《大雅》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论语》:“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中庸》:“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皆言谨慎对待死者,勿忘先祖。渊明《命子》叙写从陶唐至晋宋陶氏家族的辉煌历史,浓墨重彩颂美先祖功德。该诗四言,典雅庄重,颇得“雅颂”之风,如“穆穆司徒”“亹亹丞相”“桓桓长沙”,尊崇中洋溢着自豪感。其意虽在勉励子嗣立德成才,“历世重光”,但作者“无念尔祖”,追念先人颂美祖德,也是“至孝”之体现。
孟嘉为渊明外祖父,官征西大将军桓温长史,年51而病逝。渊明对这位外公崇敬有加,于母亲去世丁忧之时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叙写其功业事迹而重在颂扬其“进德修业”“令问孔昭”“德音允集”,文中诸多赞美之词,如“冲默有远量”“文雅平旷”“色和而正”“文辞超卓”,“在朝隤然,仗正顺而已”“行不苟合,言无夸矜”等。在赞美外公之同时又表达了对母亲的深长思念:“渊明先亲,君之第四女也。凯风寒泉之思,实钟厥心。”
顺其本性
古人又分孝为小孝、中孝、大孝。小孝是满足父母物质需求,致其“身安”,中孝是满足父母精神需求,致其“心乐”,大孝则是满足父母理想需求,立身扬名致其“志荣”。《孝经》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渊明也希冀建功立业扬名后世,但处晋宋易代之际,社会动荡官场黑暗,只能龙潜于渊凤隐于林。也许受其父影响,渊明“质性自然”(《归去来兮辞》),“不慕荣利”(《五柳先生传》)。所以《命子》既期望其子成才:“夙兴夜寐,愿尔斯才”;又不强求:“尔之不才,亦已焉哉。”渊明五子皆非黾勉于学,渊明作《责子》诗以训诫,但并不过分责备,诗云“天运苟如此,且尽杯中物”,“失望之中,见其谐谑;谐谑之余,又见其慈祥,一切顺乎自然”(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由立功扬名而言,渊明之孝并非大孝,就顺乎本性,自然而不“矫厉”而言,渊明之孝,犹如其诗天然真淳。
《光明日报》(2025年01月06日 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