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光明文化周末:玉黍为食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光明文化周末:玉黍为食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1-10 03: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张君燕

  白米饭、白面馒头、面条,如今的孩子吃得习以为常,还时不时地挑食,不愿吃此等“粗茶淡饭”。殊不知,也就在四五十年前,人们还用野菜和粗粮来填饱肠胃。

  早先,人多地薄,粮食不够吃,人们便尽量节约,以支撑到来年收获的时节。做饭的时候,有啥就往锅里放啥,小米、高粱面、土豆、红薯、大豆、野菜等全都可以煮到一起。这样煮出来的稀饭不至于照出人影,看着还挺稠,主要是能尽量少用一点主粮——若面缸里没了主粮,当家人肯定该心慌了。

  在我们豫西北地区,一年种两茬庄稼,一茬麦子,一茬玉黍——也就是玉米。玉黍属于粗粮,比麦子高产,自然成为家乡人饭桌上的主角。现在都流行鲜食玉米,就是将新鲜玉米棒煮熟了直接食用。然而在过去,人们需要的是粮食——粮食必须能够长期储存。所以,玉黍采摘后晒干脱粒,放入谷仓,细水长流慢慢吃。这样很耐吃,不像煮玉黍棒,吃掉两根,胃里却还是空的。

  一般来说,家乡人会把玉黍加工成玉黍渣和玉黍粉。玉黍渣可以熬浓汤,也可以和小米、高粱米、南瓜等混煮成干饭。玉黍粉大多用来煮稀饭,当地称之为“糊涂”。家乡人早餐和晚餐的“标配”馍菜汤中的“汤”指的就是“糊涂”。北方人爱吃面条、馒头,玉黍粉也能做。与小麦粉相比,玉黍粉口感粗糙,不过比起其他粗粮或者野菜,玉黍显然更能满足肠胃的需求。

  我生于上世纪80年代,那时虽然生活还不太宽裕,但基本上能吃饱穿暖,饿肚子的光景已经一去不返。祖母负责掌管家里的伙食,饥饿的记忆刻在了她的骨子里,她笃信“家里有粮,心中不慌”。做饭的时候,祖母沿袭了从前的习惯,尽量少吃小麦粉,让面缸里的面粉总是满满的,这会带给她足够的安全感和成就感。于是,玉黍粉成了我们家的主粮。我在成长过程中吃到了各式各样用玉黍做的食物,也得以与玉黍结下深厚的感情。

  祖母经常在玉黍粉里掺花生、黄豆,以及她去地里挖来的野菜,蒸成窝窝头。刚出锅的窝窝头有一股玉黍的甜味和野菜的清香,咀嚼的时候,花生和黄豆的香味在唇齿间迸发,味道还不错。祖母看我们愿意吃,颇为自豪地告诉我们,在以前,这种窝窝头很多人想吃都吃不到呢,花生和黄豆可是稀罕物。看电视剧的时候,祖母又指着电视上武大郎卖的炊饼说,炊饼其实就是各种杂粮做的蒸饼,还不如咱们的窝窝头好吃。可是,窝窝头并不像祖母说的那么完美,它放凉后会变得像石头一样硬,一嚼一嘴的渣渣,口感很差。于是,祖母把窝窝头掰碎,泡在“糊涂”里,玉黍窝头配玉黍稀饭,也算是原汤化原食了。

  和“糊涂”煮在一起的若是“水饼”,就好吃多了。玉黍粉用开水和成面团,揪成小剂子,擀开,包入白糖,然后把面团拍扁,便成了“水饼”。煮“糊涂”的时候,把“水饼”放进去同煮,煮熟之后软软糯糯,玉黍粉淡淡的甜与白糖浓郁的甜相融合,在嘴里化开,让人瞬间感受到难以言说的快乐和幸福。这正是我童年最爱吃的“甜点”。

  几十年过去了,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各种粗粮摇身一变,成了人们餐桌上受追捧的绿色健康食品,这让从小吃惯了粗粮的我心生得意。寒冷的冬日,煮上一锅清淡的玉米面片,只放少量调料以及菠菜等配菜,滚热的面汤激发出蒜苗、香菜的味道,呼噜噜一碗吃下去,满足的不仅仅是肠胃。

  《光明日报》(2025年01月10日 15版)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