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永恒的魅力:人类古文明中的黄金艺术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永恒的魅力:人类古文明中的黄金艺术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1-23 03:3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诸葛沂(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教授)

  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自从发现认识了黄金,人类便对它迷恋,因它狂热,黄金也因此在塑造人类文明和全球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黄金硬度适中,具有延展性,易锤打成形,又有亮丽的天然色泽,且不易氧化变色,是制作工艺品的良好材料。黄金可被用于制作珠宝、宗教物品、雕塑、器皿、建筑装饰、墓葬面具以及铸币。

  1.同与不同

  对黄金的开采和使用可以追溯到诸多古代文明。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金器是一颗可追溯到公元前4600年左右的金珠,它静静地躺在保加利亚的瓦尔纳墓地里。此外,在欧亚大陆和非洲的多个文明遗址中,还发现了早至公元前4000年的装饰性金器,这些遗址分别属于古埃及、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古印度等,来自南美洲的金器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

永恒的魅力:人类古文明中的黄金艺术

阿伽门农黄金面具资料图片 吴云摄/光明图片

  各个古文明的金器制作工序大同小异,要先从黄金原材中提取出金粉,将金粉熔化后定型,用特制工具将其制作成金箔备用,继而可以运用纯手工的精细操作,如花丝、搂胎、锤揲、錾刻等来进一步加工;也可以将金熔于水银中形成金泥,涂于铜或银器表面,称为鎏金;还可以将黄金在坩埚中熔化,然后注入模具中铸造,再进行去模、拼接和打磨,这样的技术多用于铸造大型器物。

  古文明遗址中出土的金器在设计和装饰上各具特点。古埃及、古希腊受宗教的影响,金工艺注重几何线条和抽象设计,常常使用对称的几何形状像圆形、方形等,强调线条的流畅和对称美,比如图坦卡蒙金面具和护身意义的金吊坠。相比之下,‌中国古代金工艺‌则更加注重纹饰和造型,常常使用龙凤纹饰等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可以说,与其他古文明金器工艺相比,中国的古代金工艺更注重手工技艺,如鎏金、花丝镶嵌、锤揲、金银错、掐丝、炸珠、錾花、累丝等,不一而足。举个例子,花丝镶嵌又被称为“细金工艺”,就是将金、银等材料依靠各种技法做成托和瓜子形凹槽,继而镶嵌宝石、珍珠或进行编织,制作出精致华丽的作品。

  2.月神的金陵

  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之间、如今伊拉克南部的穆盖伊尔,矗立着一座献给月神南纳(Nanna)的塔庙,它建造于公元前2100年左右,是主宰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文明的代表。在它之下,是著名的乌尔王陵,也就是苏美尔国王的墓地。20世纪20年代,这座规模庞大的苏美尔皇家陵墓出土了大量黄金、珠宝等陪葬品。作为公元前4000年左右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出现的古代民族,苏美尔人积极发展商业贸易,建设了繁荣的城市国家,创造了独特的文化和科技成就。他们发明了楔形文字,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已知文字系统之一,他们在建筑、金属加工、制陶、纺织等手工艺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们建造了宏伟的神庙,如塔庙(吉库拉塔),制造出大量精美的金银饰品和青铜工具、武器,他们还生产出各种精美的陶器。

  因为金饰珠宝,普阿比女王之墓成了乌尔王陵中最著名的陵墓。从复原的装束看,普阿比女王头上戴着由黄金叶子、金花、金带、金环、金发簪、金发圈组成的黄金桂冠,配以缀着玛瑙珠、金叶饰和镶嵌了花蕊的黄金蔷薇花的金线发饰,头底部枕有七星纹的黄金梳子,耳朵上坠着新月形黄金耳坠。脖子上围着一条金珠与青金石珠串成的项链,上身穿着由金珠、银珠、青金石珠、玛瑙珠和红玉髓管穿缀而成的“珠襦”,腰部围着一条管状的带子,串着黄金、青金石以及玛瑙的珠子,上面挂着黄金圆环,靠近右臂有三个金胸针、四个黄金护身符以及三个青金石的滚筒印章,身旁放置的王冠则由成百上千的小青金石珠组成,上面串有如公牛、瞪羚、牡鹿、海枣等形态各异的小金坠子,还有压有叶脉、硕果累累的黄金苹果树枝。女王的装束造型隆重华美,工艺繁复的黄金珠宝首饰重达6.35公斤,金工精细入微。

永恒的魅力:人类古文明中的黄金艺术

图坦卡蒙黄金面具资料图片 吴云摄/光明图片

  在乌尔王陵众多的黄金器物中还有几件造型独特的工艺品。其中有一把装饰精美的大型七弦琴——“金牛首七弦琴”。这把琴的大部分琴身由木板制成,但在类似于牛身的共鸣箱的前部饰有一个黄金牛头。牛头被镶嵌在用沥青黏合天青石、贝壳、红色石灰岩制成的镶板上,黑色背板上面刻画着由象牙色的英雄、动物和半人半兽形象构成的四组神话场景,其中一幅描绘了一个手持公牛角的人物,很可能是苏美尔的太阳神乌图。还有一件被称为“灌木丛中的公羊”的小雕像:一只公山羊几乎直立地跳到了开花的树木上。公羊的头和腿上铺着金箔,腹部则是银制的,羊毛用雕花的贝壳制成,但青金石肩膀上的羊毛以及角和胡须都是黄金做的,金箔被锤在木头上制成了金树,这只公羊拥有一种奇特的庄严性,而苏美尔的艺术家已经懂得如何抓住瞬间的姿态并将其凝结为永恒的形象。乌尔王陵还出土了大量黄金生活器具,金斧、金刀、金凿、金勺、金杯、金碗……其中有一只造型独特的长鼻金杯,研究人员表示,苏美尔王室成员可能把这只“长鼻”当作吸管一样,用来吸吮美酒。

  乌尔王陵陪葬物的奢华说明,当时金首饰、金器具已经流行于富人与贵族之中,成为彰显尊贵地位的象征。但不少学者提出疑问,两河流域并没有黄金矿藏,苏美尔人如何拥有如此多的黄金器物?对此至今仍没有结论。

  3.众神的肉身

  古埃及盛产黄金,除了尼罗河和红海之间贫瘠的山脊、干谷和沙漠,努比亚也是重要的黄金产区,其古老名称nbw在埃及语中就是黄金的意思。在前王朝早期,埃及人便开始大规模开采和加工黄金,到新王国时期,金匠已经掌握了熔合、失蜡铸造、雕刻、压花和锤击黄金制成薄材的工艺。古埃及人究竟开采了多少黄金不得而知,但由地质学家迪特里希·克莱姆和埃及学家罗斯玛丽·克莱姆组成的德国地质考古研究小组估计,古埃及的黄金总产量超过7.1吨。

  古埃及被称为“神的国度”,古埃及人坚信神明的存在,并且将王权与对众神的崇拜结合起来,尊拜人间与神界的桥梁。因此,古埃及人为黄金赋予神圣内涵,认为它是众神的肉体,闪耀着太阳神拉(Ra)的光辉,它代表着永生。在古埃及,黄金被广泛地用于宗教仪式和葬礼仪式,比如,向神灵供奉,装饰法老的坟墓和墓葬面具。人们认为,当与死者一起埋葬时,黄金可以在来世陪伴和保护他们。

永恒的魅力:人类古文明中的黄金艺术

金牛首七弦琴 吴云摄/光明图片

  图坦卡蒙是古埃及著名的年轻法老,他位于“帝王之谷”的豪华陵墓和黄金面罩已成为埃及古老文明的重要象征。考古队打开图坦卡蒙陵墓的历程简直就是一次“黄金探秘”。他们移开墓道入口封石,进入堆满宝物的外墓室,映入眼帘的是精美的包金战车、饰有国王和王后浮雕的黄金宝座、真人高的法老金像、饰有镀金狮子和怪兽的卧榻,还有大量的金银器皿和首饰,包括金指环、金项圈、金手镯和象征权力的金权杖。拆除内墙后,法老的金像椁赫然入目,棺主体是木质,外包叶金,两侧摆的是金制短剑和金柄铁刃。木乃伊头部罩着一个由金箔制成的黄金面具,面具与真人的面庞大小相称,恰好罩在脸上,前额部分饰有鹰神和眼镜蛇神,象征上、下埃及(上埃及以鹰为保护神,下埃及以蛇为保护神);下面垂着胡须,象征冥神奥西里斯。金面具上镶嵌着一系列宝石,眼睛的轮廓是青金石,虹膜和瞳孔是乳白色的石英和黑曜石,头饰上醒目的蓝色条纹是当时昂贵稀有的深蓝色玻璃,精致的项圈则由一排排圆柱形的红色玉髓、绿色松石、蓝绿色天河石及玻璃、釉陶组成。黄金面具重达11公斤,成为埃及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4.财富的象征

  青铜时代的古希腊人可谓“黄金控”。在古希腊神话中,特洛伊战争的爆发便源自于女神们争夺一枚金苹果,此外还有宙斯的宝座和金绳、雅典娜的权杖和山上众神宫殿的地板,黄金制成的奥林匹斯山……黄金还被认为是众神皮肤的颜色,代表着太阳、不朽和荣耀。

  对于古希腊人来讲,黄金不仅是物质财富,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尊贵的象征,力量的永恒。这种对黄金的钟爱和崇敬,促使他们创造出花冠、面具、饰品、容器、武器以及后来的金币。

永恒的魅力:人类古文明中的黄金艺术

金沙遗址大金面具 资料图片

  位于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明是爱琴海地区的古代文明,是迈锡尼文明之前的青铜时代,也是希腊古典文明的前驱,以精美的王宫建筑、壁画及陶器、工艺品等著称于世。米诺斯时代的克里特岛对彰显财富和权力的金饰充满了执着的追求,他们从希腊北部、埃及或地中海东部进口黄金。在迈锡尼文明盛期,更是出现了大量黄金制品,体现了《荷马史诗》所描述的“多金迈锡尼”的繁荣昌盛。“阿伽门农黄金面具”也许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金器。它由一块厚金片制成坯体,并在木质垫具上加热和锤击,然后用锋利的工具加工细节,最终生动地展示了一个男子的坚毅面孔和粗犷魅力。此外,迈锡尼人制作了大量的黄金容器,如酒杯、碗盘等。这些器物不仅用于日常生活,也常作为祭祀和仪式用品。值得一提的还有贵重金属制成的图章戒指,是米诺斯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微型艺术的代表。

  到了亚历山大大帝统治时期,大量黄金和宝石从东方涌入,为生产黄金饰品提供了核心资源,时尚黄金首饰市场爆炸式增长。希腊化时期生产了各种各样的珠宝类型——耳环、项链、吊坠、别针、手镯、臂章、大腿带、指环、花环、王冠和其他精美的发饰。其中,金花环被视为尊贵身份的标志。古希腊金匠从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继承了技术,将黄金加工成薄薄的金片,制成精致的叶子,然后将这些叶子用金线编织到金框上,仿造成自然的花环,因为它们精美而又脆弱,所以只有在特殊场合才适合佩戴。希腊化时期的古埃及历史学家马内托曾写道,在埃及亚历山大港的豪华晚宴上,客人们头上戴着金花环,觥筹交错间,金光熠熠,如繁星闪耀。

  古希腊还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铸造金币的国家,金币全面记录了古希腊世界的政治、商业、文化和经济历史,更显示了古希腊人对拥有财富和繁荣的自豪。

  5.日常的装扮

  印度人自古以来就对拥有黄金着迷,他们认为黄金是最珍贵的金属(耐腐蚀),具有延展性,还有闪耀的黄色调。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甚至可能更早)编写的印度教圣书《梨俱吠陀》中提到了金饰的礼物,如项链和头饰,还提到了戴金链子和胸前闪闪发光的装饰品的妇女。

  “自古黄金贵,犹沽骏与才。”黄金在中华文明形态初期便成为尊贵地位与财富权力的象征。与其他文明将黄金赋予神性、权威性或精神性不同,古代中国的金饰多用于日常生活,且与同时期的服装、美妆、社交等多领域文化紧密相连,为日常装扮增添光彩。中国最早的金器出现在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中,这对金耳环古朴大方,距今大约3800年~4000年。虽然它是采用最原始的锤揲方法制作而成的,但中国早期金银器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青铜冶炼加工技术。“金”字在殷商、西周金文中已有记载,但那时“金”不是单纯地指金子,还指红铜和青铜。在金沙遗址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件保存完好的大金面具,其造型面呈方形,额齐平,长刀形眉凸起,大立眼,三角形鼻高挺,长方形耳,耳垂穿孔,显得十分威严。这件面具象征着墓葬的主人有一个“不朽的黄金身体”,也显示了商周时期黄金工艺的精湛技艺。在商周时期的北方中原地区,黄金并不是主要的祭祀用品,代表国家最高权力的九鼎是青铜铸成的,而黄金则更多地用于装饰品。春秋战国时期,金器的地位逐渐上升,拥有金器象征着高贵的身份和地位,所以深受贵族喜爱。其中,年代为春秋的秦公大墓出土的镂空鸷鸟形金饰片是目前已发现的秦文化年代最早的金器,而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金盏则是迄今发现的先秦时期最大、最重的金器,金器用分铸法铸造而成,先将捉手、盖、身、足分铸,然后再合范浇铸或焊接成器,这反映了金银工艺受到青铜工艺的影响。当然,金银错、掐丝、錾刻、镶嵌、鎏金银、范铸、锤揲等高难度金艺,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十分完备,这便促进了制金工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6.仪式用品

  黄金在南美洲古印第安人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具有特殊意涵——在那里,黄金被视为太阳光辉的保存者,是永恒权力和神性的来源,常被制成宗教和生活用具。

  哥伦比亚波哥大黄金博物馆是世界上收藏黄金饰品最多的博物馆。有人说,哥伦比亚黄金博物馆给人们展示的不只是黄金文物和历史,更是一场文化盛宴、艺术盛宴、黄金盛宴。这里展出了三万多件古代印加人制作的金器,包括各种祭祀器皿、面具、乐器等等,其中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穆伊斯卡金筏。它于1969年出土于哥伦比亚帕斯卡地区的一处洞穴中,是哥伦比亚土著穆伊斯卡人创作的前哥伦布时期的献仪制品。筏子中央是一位首领,挂着矩形鼻饰,头戴绷带、耳环,坐在一张加勒比海泰诺地区风格的椅子上。在他前面有三位祭司:两个头戴美洲虎面具,一个手持波波罗瓶。筏子上一共雕刻了11个人,尺寸不一,分别代表了各自的社会地位。相传在这种黄金祭祀仪式中,新酋长坐在木筏上,浑身搽满石粉,将金器扔进湖中作为对神灵的祭品。这件作品呈现的祭祀虽然场景复杂、人物繁多,却是通过失蜡法一次性制模,再用金属液一次性浇铸而成,显示了穆伊斯卡人高超绝伦的制金工艺,是迄今为止所知穆伊斯卡金饰中无与伦比的一件作品。自发现以来,穆伊斯卡金筏已成为哥伦比亚的国徽,并被描绘在邮票上。

  用金饰装点头面部是古代南美洲社会高阶人士体现自身地位的装束。例如秘鲁莫切人的宽额头饰和后来的圆柱形皇冠,它们表明了佩戴者的群体归属,而佩戴者也享有特权。

  历史长河中的黄金艺术是古老技艺与文明的结晶,承载着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宗教信仰与艺术追求。它们穿越时空,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黄金的奢华与尊贵,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工匠的创造力;它们向我们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让我们得以触摸古代文明跳动的脉搏,感受其永恒的魅力。它们凝聚着历史的深邃,凝聚着人类对美的永恒追求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光明日报》(2025年01月23日 13版)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