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作者:袁广阔(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赤鹄之集汤之屋》(简称《赤鹄》)是《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中的第八篇,记述了伊尹去汤奔夏的故事。该文看似荒诞不经,却反映了一定的史实,正如王国维所说,上古之事传说与史实混而不分,……而传说之中亦往往有史实为之素地。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夏代晚期的二里头遗址出土有不少神灵的形象,其中有的图像与《赤鹄》可能有关,值得深入探讨。
一
《赤鹄》简文原文800余字,可分为前后两段。前段讲述商汤射获一只大鸟“赤鹄”,让伊尹用它烹羹。伊尹烹羹之后,商汤的妻子纴巟强迫伊尹让她先尝。尝过羹后,她立刻焕发神力,能看见四荒之外。她让伊尹尝了剩余的羹,伊尹也具有同样的神力。商汤回来后,让伊尹送羹。伊尹见事情败露,于是就出逃了。后段讲述的是,商汤发现赤鹄羹被伊尹喝了,就发出咒语,伊尹在逃跑的路上中邪不能说话,一群乌鸦本想吃了他,幸好领头的灵乌认出了伊尹,并及时予以阻止。灵乌告诉众乌鸦夏桀得了疾病,因而要举行祭祀,建议乌鸦们去吃夏桀为怯病消灾而摆设的祭品。同时,灵乌还给伊尹透露了夏桀得病的秘密:上帝让两条黄蛇、两只白兔藏在夏桀寝屋的梁栋上,向下给夏桀散布疾病;上帝还命后土做了两根尖桩放在夏桀的床下,让它向上刺夏桀的身体。听了灵乌的建议后,众乌一起飞走了,灵乌又解除了伊尹身上的巫术。之后,伊尹来到夏桀面前,告诉他自己是天神下凡,知道其病因所在,并传授给夏桀祛除疾病的办法。夏桀听了伊尹的话后,按照伊尹的要求,拆了屋子,杀死了两条黄蛇和一只白兔;又刨开地面,砍断了两根尖桩。但是,另一只白兔怎么也找不到,他就让人做了一面短墙,挡在其他屋子的前面,来防御这只白兔再来作祟。于是,夏桀得以康复。
这篇简文发现后,立即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关注。学界对它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文学的角度认为它是目前所能见到的中国古代最早的小说文本。例如侯乃峰考证赤鹄应为赤鸠,并指出:“《赤鸠》篇提供了中国古代最早的小说经典文本实例,是一篇脱胎于神话与古史传说的小说;文本记载可以反映出当时民众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清华简〈赤鸠之集汤之屋〉篇笺释衍说》,《文史哲》2022年第5期)蔡先金认为:“从故事的内容与性质来看,《赤鹄之集汤之屋》属于灵化小说。灵化小说应该是古代最早的小说形式之一,是神话与史传结合的产物,这正符合小说初创时期的面貌与发展逻辑。”(《简帛文学研究》,学习出版社2017年版)
二是认为它与古史传说有关。如阮明套认为:“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篇保存的古史传说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商汤用鹄鸟之羹祭祀上帝一事,这是商汤获得天命的象征,由此开始了商人灭夏的进程;二是伊尹间夏一事。伊尹作为商族间谍,通过为夏桀治病进而接近夏桀和妺喜,从此开始了情报刺探工作。《赤鹄之集汤之屋》篇能够与多种文献记载相印证,显示出它有较早的史料来源,这对认识早期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所见古史传说》,《中国史研究》2022年第3期)
二
李学勤指出,《赤鹄》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具有浓厚的巫术色彩,这可能与楚人好信巫鬼的习俗有关(《新整理清华简六种概述》,《文物》2012年第8期)。事实上,不仅是江汉平原的楚人,夏商周人都和好事鬼神的习俗有着很深的渊源。在夏商以及更早的原始社会时期,原始宗教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时的人们普遍相信万物有灵,进而对神灵十分虔诚。人们通常认为灾祸和疾病的致因是神祇的降灾。甲骨文“帝降疾”就是例证。因此,在面临重大历史事件时,人们必定会首先祭祀神灵;而在遭遇疾病、灾难时,也会认为这是上天的惩罚,需要巫师施法才能祛除。甲骨文中也记载有巫医驱病的巫术活动,如《合集》5651载:“巫御,不御。”这里,“御”就是驱除病患的巫术活动。考古工作者在河北藁城台西村还发现一座巫医墓,该墓随葬有占卜做法的卜骨和治病用的“砭镰”,墓中出土有殉人及丰富的青铜器,说明巫医的身份地位较高。
《赤鹄》中商汤用赤鹄烹羹祭祀上帝、商汤诅咒伊尹,以及天帝命黄蛇、白兔、后土惩罚夏桀等事件明显具有原始宗教色彩,而其中伊尹本身就是一个大巫师,因此,他可以帮助夏桀除掉那些作祟的黄蛇等动物。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鸟形图案。资料图片
在这些具有宗教色彩的事件中,商汤用鹄鸟之羹祭祀上帝的古史传说有着较早的史料来源。《楚辞·天问》云:“缘鹄饰玉,后帝是飨。”王逸注:“后帝,谓殷汤也,言伊尹始仕,因缘烹鹄鸟之羹,修玉鼎,以事于汤,汤贤之,遂以为相也。”另外,周初文献《周易》鼎卦中也能觅其踪影。《周易》鼎卦九二爻辞云:“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阮明套认为“鼎有实”即伊尹把鹄鸟做成羹一事,“我仇有疾”即夏桀生病一事。
商汤、夏桀、伊尹及商汤之后纴巟均为真实的历史人物,伊尹辅助商汤灭夏在《楚辞》《墨子》《史记》等文献中均有记载。伊尹不仅辅助成汤灭亡夏朝,成汤去世之后,他还辅佐了多位商朝君王,直至最后因年老病逝,被商朝尊为太庙中的神明,享受君王般的礼遇,这从甲骨刻辞中对伊尹的祭祀就能看出来。另外,《墨子》《史记》记载成汤灭夏时,皆言伊尹曾潜入夏都间夏,为成汤提供情报。刘国忠依据文献对伊尹去夏朝做间谍的问题进行过深入分析,认为伊尹确实在夏朝都邑活动了一定时间,是在夏朝目睹了夏桀的种种暴政之后,才投奔商汤(《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与伊尹间夏》,《深圳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灭夏是商人谋划已久的重大政治、军事行动,因而及时掌握夏人的政治军事动态就势在必行,而间夏则是为达到这一目的采取的一种有效手段。间夏的关键在于取得夏桀的充分信任,因而简文《赤鹄》记述的“伊尹去汤奔夏”故事就不失为商人所采取的一种手段。这样,《赤鹄》不仅为伊尹间夏提供了依据,而且补证了史料的不足,从另一个侧面还原了伊尹辅助商汤灭夏的过程。
三
《赤鹄》简文中提到的赤鹄、灵乌、黄蛇、白兔等动物或神灵也不是虚构的,在夏代晚期的二里头都城遗址中均发现有这些动物的形象。我们应当把简文放在当时万物有灵、巫医交合、巫师主导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去认识与思考。
先看灵乌与鸠,二里头遗址发现有鸟形图案,其中2002VT29夯:3上的鸟长颈,勾首,尖喙,与乌鸦形象一致,2002VT27④A:37上的鸟圆眼,勾首,似鸠。再看“蛇兔”图案,这在1963年二里头遗址Ⅸ区G2出土的陶透底器上表现得十分清楚。整幅图案雕刻精细,蛇纹为一首二身蛇,头附近刻绘出云雷纹,蛇身上部残留一只小兔,兔作俯卧状,头大身短,长耳竖直,大圆眼,张口,背微弧,尾略下卷,身体弯曲,俯卧于蛇身处。山东大学王青教授认为该图像应是以一首双身蛇(龙)为中轴左右对称分布,整个神像的右半部线条保存较多,并对其进行了复原。
这些动物形象多刻划或雕塑在二里头遗址的陶礼器上,除了灵乌、蛇兔图案外,还有“蛇与龟”“多蛇”等图案。值得注意的是,刻划或雕塑这些动物图案的陶礼器多出土于大、中型墓葬或宫殿区的祭祀遗存中,显示其不同于一般日常生活用器的特殊地位。尤其是雕刻龙纹的陶透底器,器形特殊,制作精美,可能是巫师祭祀用的法器。法器上雕刻的龙、鸟、兔等动物图案应是巫师沟通天地的重要媒介,是先民神化并赋予特殊力量的鬼神之物,巫师要借助这些动物和天上的神灵进行沟通、交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头双身蛇、巨头龟、绿松石碎片拼凑起来的“龙”。它们的模样很特别,有的像蛇那样弯曲地依附于祭祀礼器的表面,巫师把自己对神秘力量的渴望,寄托在这些有着非凡力量的神灵上。
除此之外,这些法器上的动物图案背后有可能还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信息,尤其是“蛇兔”图案,它出现于二里头文化晚期,此时已进入夏朝末年,正是夏桀统治时期,二里头遗址为桀都。二里头遗址中蛇的数量多,形体特征有的变异似龙,有的则完全是蛇的形象,有的与鱼组合,有的与龟组合,有的与兔组合,这些形体差异和组合搭配不同可能与其承担的使命不同有关。比如图案双身蛇与兔的组合,很可能代表恶魔的角色,符合《赤鹄》简文记述的“天帝命二黄蛇、二白兔作祟夏桀”。这些图像与夏桀在位时间、地点相符,和考古资料可互相印证。
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不断深入,关于夏代晚期的一些文献记载都被二里头遗址考古发现证实。《史记·殷本纪》云:“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社。”这句话的意思是,商汤灭亡夏朝后,不仅没有迁走夏社,而且建立了新的夏社。这样,大量臣服商朝的夏遗民就能够继续在原先的夏都祀奉夏朝宗庙。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就反映了这一事实。考古学和年代学的研究表明,二里头文化三四期之间已经完成了汤革夏命的重大历史事件,但二里头文化四期的二里头遗址不仅没有被废弃,而且新建了10号基址和面积达2500平方米的6号基址,铸铜作坊遗存也在继续沿用。这些说明商初二里头仍有大量人口生活,且聚落的级别和规模并没有降低或减小,也正是夏亡后夏遗民继续在二里头生活的反映。
由上可知,清华简《赤鹄》应该不是纯粹的神话传说,也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灵化小说。它的内容看似荒诞,但所具有的浓厚巫术色彩,正是其来源较早的表现。它的很多内容能够在《楚辞》《周易》等文献中找到来源,一些内容在考古发现上也有反映,能够补充伊尹辅助商汤灭夏文献记载的不足,通过历史与考古的相互印证,为夏文化、汤革夏命等问题的研究提供珍贵资料和新的视角。清华简、上博简所载有关夏历史的内容,为我们研究夏代信史提供了新的思考线索。这启示我们,在利用出土文献研究先秦历史时,不仅要与传世文献进行充分比较分析,而且要将其与考古遗存进行比较研究,只有多方相互印证,才能充分理解并发挥其历史价值。
《光明日报》(2025年01月27日 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