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李 健 苏 雁
“准备完毕,出发!”
晚上7点半,李海东和队友宋唯溢将设备工具箱放进电力巡检车后座,从江苏连云港田湾核电重要通道智慧巡检站出发,一头扎入茫茫黑夜之中。
前不久,江苏省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气温将大幅下降。田湾核电重要通道共有8条500千伏线路,年输送电量超500亿千瓦时,年输送电量约占江苏年用电量的1/10,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大动脉。连云港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的李海东和宋唯溢决定开展一次有针对性的夜间巡检。
来到田徐5215线7号塔前,李海东拿出LED移动灯,一束强劲的亮光打到铁塔上,他们仔细检查铁塔的重要部位以及周边情况。
接着,李海东取出测温仪对准了铁塔,“对准塔上的这个V字区,可以检查测温仪上的成像是否有异常。测温不是单纯看数值,而是要看画面周围的整体,看相对的温差。”李海东向宋唯溢传授测温的诀窍。
25岁的宋唯溢刚入职不久,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夜间巡检。
“雨雪天的夜间巡视最为艰难,但越是艰难,就越不能懈怠和马虎。”李海东说。
第一时间处置薄膜、风筝等异物挂线,及时驱离靠近通道的吊车、泵车、货车……治理线路通道异物隐患是输电运检的一项重要工作。李海东与同事们依靠“车辆+徒步”的方式,每人每年巡线里程近5000公里,确保核电重要通道实现全年零外破、线路零故障。
“在通道全线安装可视化设备200余套,每天闭环处置告警工单700余条。4台无人机可实现通道全自主精益化巡检。”李海东介绍,通过坚持“卫星遥感+无人机+可视化+车辆识别+激光炮”五维联动,建立起了“空天地”立体巡检模式。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04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