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原沈阳军区前进文工团一级编剧邬大为——
为兵而写 为党而歌
光明日报记者 章文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每当唱起这首《红星歌》,92岁的邬大为依然心潮澎湃。
邬大为,著名词作家,原沈阳军区政治部前进文工团一级编剧,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创作了《红星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作品。从1949年加入25军文工团开始,邬大为在党的文艺战线上已经奋斗了76年、创作了76年、歌唱了76年,始终用革命初心传播信念火种、用革命激情传递党的声音、用革命意志传承红色基因。
“从跨过鸭绿江桥的那一天开始,我就没有想过我能活着回来。”1952年,邬大为奔赴抗美援朝战场,用文艺作品鼓舞战友。回顾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他感慨万千:“每一次历险,都是官兵冲破生死线把我送到救护所,我的命是志愿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要一辈子为战士歌唱。”
为了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当时在原沈阳军区歌舞团当创作员的邬大为下海岛、上边防、奔赴训练场和演习场,在部队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部队拉练演习,我背着背包一起走;部队抗洪抢险,我跟着一块打冲锋。几十年里,我跑遍了白山黑水,走遍了北疆边防。”邬大为说。
在邬大为心中,弘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他的光荣使命——
他深入连队体验生活创作的《五好战士歌》在全军发起的征歌活动中拔得头筹;到基层部队蹲点所创作的《师长有床绿军被》,获全军优秀作品奖;与著名词作家魏宝贵共同为影片《闪闪的红星》创作的《红星歌》在全国广为传唱……从硝烟弥漫的战场走到和平幸福的今天,“邬大为”这个名字逐渐被大家熟知并牢记。
“每当我想起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战友,想到他们未竟的事业,我就感觉自己不能懈怠,我有一份传承的责任。”2000年离休后,邬大为仍将自己视为一名冲锋陷阵的战士,潜心搞文艺创作,同时撰写音乐类教材、举办讲座,用作品礼赞祖国、歌唱军营——
“非典”时期,邬大为创作了大型诗歌舞剧《天使颂》致敬抗击“非典”的工作人员,在全国各地公演;为北京奥运会创作了《以奥林匹克的名义》《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园歌》,被组委会采用;创作了大型民族歌剧剧本《霞姑》,再现了杨开慧烈士短暂而伟大的一生;在庆祝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创作了以文工团员战地生活为主题的电影文学剧本《战地黄花》,以缅怀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作巡回报告,宣讲党史军史,讲述抗美援朝的战斗故事……近些年,作为沈阳警备区“红色启航”老干部宣讲团的一员,邬大为以亲身经历和英雄事迹为题材,走进部队、学校、机关单位、社区开展国防教育授课近百场,受众30余万人。2024年,邬大为给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皇姑区中小学校的十余万师生上了一堂国防教育公开课,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只要还拿得动笔,我的创作就不会停。”虽已至鲐背之年,邬大为仍笔耕不辍。桃花灼灼、红星闪闪,这位文艺老兵始终把对党忠诚聚于情、凝于心、执于笔、抒于卷。他动情地说:“我要永远为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奋笔高歌!”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16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