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短评】
作者:陈城
法者,治之端也。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法学家中的杰出代表,高铭暄的一生与法学相伴相行,与共和国的法治建设同呼吸共命运,为中国法治事业发展立下不朽功绩。
中国刑法学的孕育、发展和完善,背后都有高铭暄耕耘探索的身影,也贯穿着他教书育人的不懈追求。“培养学生,是我一生中最大的乐趣和成就。”也因此,高铭暄成了新中国第一位刑法学博士生导师和第一部统编刑法学教科书的主编者,在三尺讲台躬耕70余载,法学研究成果丰硕,法学教育桃李天下。他数十年间培养了60余名博士生,同时也为进修生、电大生、夜大生授课。无论是钻研学术,还是培养学生,我们都能从高铭暄身上看到认真治学、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以及关注现实,推动法治进步、社会进步的学者追求。
为国家、为人民、为学术、为教育,高铭暄付出了自己的所有时光。“为国家哪何曾半日闲空”,他的法学人生,生动阐释了教育家精神,是“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具体实践。有一大批如高铭暄这样的师者,我们就有了更好为国育才、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底气。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23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