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文化评析】传承中华人文始祖公祭活动的文明价值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文化评析】传承中华人文始祖公祭活动的文明价值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2-25 03: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文化评析】

  作者:于溟跃(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在刚刚过去的蛇年春节,人们以多种形式寻根祭祖,如甘肃天水卦台山的民间伏羲祭典、被誉为“根祖文化盛典”的山西大槐树庙会等等。自农历三月起,各地关于中华人文始祖的公祭类活动也将纷纷展开,一系列庄重且富有意义的活动将再次成为瞩目焦点。

  据报道,陕西黄帝陵在今年公祭活动中将以“溯源、传承、创新”为主题,进一步深化对黄帝文化的挖掘与弘扬。祭祀仪式将在保留传统精华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科技元素,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现场参与者仿佛置身于当时的宏大战场,直观感受黄帝战蚩尤的激烈场景。通过线上公祭平台,全球华人华侨可在云端共同缅怀人文初祖,强化民族情感的联结。湖南炎陵县的炎帝陵公祭活动将打造“炎帝文化体验周”,生动呈现炎帝教民耕种的伟大功绩,以炎帝尝百草为背景创作的大型实景舞台剧也将在活动期间首演。即将开展的中华人文始祖公祭活动,将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式与内容,从不同角度展现中华人文始祖文化的丰富内涵,进一步发挥公祭活动在文化传承、民族认同、道德引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在中华文明的演进历程中,对人文始祖的祭祀一直是沟通古今、传承优秀传统的文化习俗。公祭活动以高度的历史和文化属性,在中华文明的精神坐标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当下,公祭活动不仅仅是民族礼仪传统的外显和延续,更是对集体记忆的唤醒和文明源流的确认,在重塑历史情境、强化文化认同、凝聚情感共识的过程中,彰显特定的文明探源价值。中华人文始祖公祭活动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庄重的仪式形式,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不仅是中华文化的展示平台,也是促进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契机。

  公祭活动以现代公共仪式的形式汇聚历史与文化元素,让人们在庄重肃穆的氛围和情境下共同敬仰追思人文共祖,实现古老叙事的当代接续。公祭活动常举办于历史遗址之上,如陕西黄帝陵、曲阜孔庙、绍兴大禹陵等。置身真实空间场域,能够为人们带来具身化的历史情境体验,也增强了公祭活动之于文明溯源的实际意义。

  公祭活动为公众提供了集体认同感的聚合点,有益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无论是对于黄帝炎帝等普遍公认的人文始祖的公共性祭典,还是具有少数民族族群特性的地域性活动,抑或是全球各地华人关于人文始祖及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寻根仪典,都包含着一种“共祖叙事”。此时,每个参与者都是共同体中的一分子,获得跨越地域及疆界限制的文化身份,从而形成文化共振,维系共同的根脉归属,也使公祭活动本身完成了地方性与整体性的兼容统一。

  公祭活动以一种特定的仪式美学观照集体心性,使人们共同投入到以始祖文化和民族起源为中心的情感联结与共识培养中。如在甘肃天水公祭伏羲大典上,人们以“礼乐相和”的审美意蕴唤起庄严感和归属感,湖南株洲炎帝陵有老一辈革命家手书的“炎黄子孙不忘始祖”碑额,感召参与者寻根问祖、慎终追远。当今时代,数字技术已越来越多为公祭活动文化赋能,虚拟场景使处于不同时空的人们都能够参与祭祀活动,在扩大参与范围和边界的同时,创造出文明探源与文化传承的新范式。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25日 02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