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期刊看台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期刊看台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2-28 04:2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王蒙《夏天的念想》(中篇小说)

  载《花城》2025年第1期

  该小说系王蒙的新作,作者在浪漫抒怀和嬉笑怒骂中收放自如。每年夏天一到,一年一度的快乐即将与W重逢,往日诤友、良友的旧事再度涌现。小说在W的穿针引线下,勾勒出几位曾领文坛一代风骚的“主事人”画像,现实和历史交织,记忆和写实结合,诗情和戏谑相杂,通过对历史、生活、人生、文学等诸方面的对视,形成互文性的复调美学。“不需立碑,文学就是碑铭”。

  蒋子龙《宜春几多“宜”——采访笔记之二十三》

  载《天津文学》2025年第1期

  本期特稿刊发了蒋子龙的新作。作品的副标题是采访笔记,但并非报告文学,而是一篇散文。蒋子龙以地理坐标开题,从“宜生、宜居、宜文、宜人”着手,用开阔的笔法写尽宜春的历史、人文、地理、环境和物产等诸多具象事物,让读者感受到宜春之滨的“厚土宜生”。

  张炜《夺园记》(短篇小说)

  载《万松浦》2025年第1期

  张炜新作《夺园记》,是小说,是童话,也是诗歌,具有灵性与诗意。小说从一只猫的视角写出了人类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和融合。作者长期涉足诗歌与儿童文学,在此篇小说中,他仿佛回到了此前《九月寓言》的创作状态,以细腻的文笔写出了一个灵动的世界。

  《观潮》栏目

  载《特区文学》2025年第1期

  该年首期栏目,刊发蔡东阎的作品《窗前一棵丹桂》。栏目主持人阎晶明在开栏的话中说,该栏目旨在发现和推出中短篇小说佳作,注重发表在思想上有新意、艺术上有突破的作品。观潮,既是观时代发展大潮,又是观文学发展主潮。这种“观”,既是用心观察生活,也是用故事表达观点。

  李西闽《蝴蝶的翅膀》(中篇小说)

  载《福建文学》2025年第1期

  该刊“重点推介”栏目推出李西闽的中篇小说《蝴蝶的翅膀》。这篇小说颇具现代感。作品在叙事结构上精致讲究,以台风“萨宾娜”来临为文学意象,既如线一般串起故事,又与主人公遭遇的生活风暴和内心挣扎互为暗示。

  东来《涉过歧流》(长篇小说)

  载《当代》2025年第1期

  在桃花源般封闭自足的小村庄燕子窠长大的乡村少年,被某电视节目选中,和城市少年“交换人生”,物质生活和价值观念的落差给主人公带来巨大冲击。从燕子窠、歧流镇、县城,到繁华的斯城,主人公一次次变换环境和身份。作品在向内的内心叙事与向外的时代观察之间转换,展现了年轻作家的艺术感受力。

  王祥夫《钢琴车》(中篇小说)

  载《钟山》2025年第1期

  一台漂洋过海而来的立式钢琴,被固定在改装的130军车上,在北方小城的街道上缓缓驶过。琴声与马达声交织,在寒冷的空气中氤氲成一幅独特的时代图景。这便是钢琴车,承载着音乐的重量,也承载着那个年代的精神重量,让普通人的故事在艺术的光晕中熠熠生辉。当最后一颗音符在寒风中消散,理想坚守的回响,已镌刻在一代人的心上。

  王松《彩骡》(中篇小说)

  载《长城》2025年第1期

  民国时期的天津,在外学“彩门”(变戏法)技艺多年的“骡子”,回到家乡,想在此方地界站稳脚跟。各色人物纷纷登场,有明争,有暗斗,有不平,有惺惺相惜……作品从传统“彩门”行业的门道技巧和人物之间的交往中,现出世道也现出人心,更现出风云际会的时代变化中恒常不变的真情至理。

  (谢云开辑录)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28日 14版)

[ 责编:王文韬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