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开放的中国,为世界扬起机遇之帆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开放的中国,为世界扬起机遇之帆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3-29 04:4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特别关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

  光明日报记者 王晓樱 杨逸夫 李曾骙 陈怡

  3月2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落下帷幕。4天时间里,多国领导人发表重要演讲,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位各界嘉宾在开幕式大会、高端论坛、分论坛、高端对话等50多场活动中开展深入讨论。与会嘉宾围绕年会主题,结合当前亚洲和世界面临的紧迫问题达成了共识,坚定了在大变局中把握正确方向,共迎挑战、共创未来的积极信心。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10周年。在地缘政治格局剧烈变动、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激增、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挑战之际,本届论坛发出了重建信任、振兴多边主义、倡导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博鳌强音”,增添了世界对推动构建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的信心。

开放的中国,为世界扬起机遇之帆

海南博鳌滨海风光。新华社发

  亚洲发展为世界增添信心

  “世界好,亚洲才能好;亚洲好,世界才能好。”10年前,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发表题为《迈向命运共同体 开创亚洲新未来》的主旨演讲时,提出了这一重要论断。

  如今,其含金量不断上升。与会嘉宾普遍期待亚洲国家展现领导力和发展优势,在维护全球经济稳定、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更积极作用。

  “很幸运的是,我们看到经济全球化在亚洲依然蓬勃发展。”正如世界银行前副行长伊恩·戈尔丁所言,10年来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成绩斐然。中国和东盟已经宣布实质性结束自贸区3.0版升级谈判,《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扎实推进。亚洲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稳步上升,亚洲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促进全球共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亚洲区域自由贸易正不断释放潜力,重振全球经贸合作的信心。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RCEP在世界变局中成为全球最大的自贸区,也是最公平、最具潜力的自贸区,或将成为引领全球自由贸易的主要推动者。“RCEP探索了一条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一起走向自由贸易的路径。”

  “现在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时刻,但是我们所有亚太成员不能倒退,而是必须坚定前进。”澳大利亚国际事务研究院研究员史伟立表达了对各国进一步促进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重新回归多边主义承诺的期待。

开放的中国,为世界扬起机遇之帆

联合国前秘书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在开幕式上致辞。光明日报记者 杨逸夫摄/光明图片

  共同应对逆全球化挑战

  经济全球化做大了全球经济蛋糕,推动了各国发展,然而眼下逆全球化的威胁并未消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面临巨大的断链风险。与会嘉宾在本届论坛上重申自由贸易承诺,指出各国需要共同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进一步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塑造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当前全球动荡加剧,美国政府奉行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政策是世界面临的最主要挑战之一。博鳌亚洲论坛咨委会主席、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警告称,长此以往,世界经济将持续低迷,经济规模也会不断萎缩。为避免这种局面,各国政府必须携手合作、共同努力。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也坦言,美国政府当下的政策路线在经济上是错误的,在地缘政治上是危险的。他强调,美国不应该妄想存在于一个只有美国才能繁荣的世界,而应谋求让整个世界从和平与开放中受益。

  “一些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已经不复存在,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泰国前副总理兼外长敦指出,全球货物、服务、人员和资金仍在跨境流动,不断把各国联系起来。也正因如此,本届博鳌亚洲论坛的举办非常重要。在这里,各国不应哀叹于失去了什么,而是要关注还有哪些驱动力能够主导未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我们必须将包容性承诺转化为现实行动,打造一个所有国家都能共同制定规则并从中受益的全球贸易机制。”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特别顾问乌穆尔扎科夫认为,世界贸易组织应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占据核心位置。如今的地缘政治趋势和现有贸易规则使发展中国家难以进入全球市场,因此世贸组织仍需改革,应确保世贸组织是开放的、可预测的,而且可以促进公平的贸易。

  “除非亚洲和欧洲团结合作,否则不会有真正的经济全球化。”戈尔丁呼吁欧洲加强与亚洲伙伴的合作,同时团结全球南方国家,发挥积极作用,为重振经济全球化打下基础。

开放的中国,为世界扬起机遇之帆

3月26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会场外的休息区,两名手艺人在整理陶艺展品。这里所用的桌椅都是由可再生纸制作的纸板制成。新华社发

  与世界共享开放合作机遇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落幕,而东道主海南正加紧落实封关运作,大踏步前行。与会嘉宾在博鳌畅谈世界未来的同时,也为海南这几年突飞猛进的发展赞叹不已。“将整个海南省打造为自由贸易港是需要远见和领导力的勇敢之举,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选择。”联合国前秘书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强调,过去7年来,我们亲眼见证了海南省如何转型、如何重塑自我,从热带农业到高技术产业,海南正成为吸引全球人才、资本和资源的强大磁石,以及新兴的旅游、航运、物流和金融中心。

  近年来,海南自贸港建设蹄疾步稳,逐渐脱颖而出,成为全球贸易开放促进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又一例证。截至2024年底,海南省实有外资企业9979户,其中77.3%的外资企业为2020年6月后成立。投资海南的国家和地区,更由2018年的43个增至目前的174个。封关运作后,自贸港与世界各地的贸易投资自由便利程度将进一步提升,与中国内地超大规模市场的联系也将更加紧密。

  与会嘉宾点赞海南自贸港发展前景的同时,更为中国高水平开放的决心倍感振奋。一些国家高筑“小院高墙”,而中国却持续履行开放承诺,稳步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充满开放活力的海南自贸港,更将成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支点。

  “目前,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全球自由贸易区(港)伙伴已达38个,遍布亚洲、非洲、欧洲和拉丁美洲,初步构建起紧密的国际朋友圈网络,搭建了全球自由贸易区(港)共赢发展的桥梁。”海南省省长刘小明在本届论坛上宣布,海南将与全球伙伴一道,为全球自由贸易注入更多确定性。

  本届论坛期间,香港与海南举行了琼港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双方将围绕经贸投资、金融、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旅游、人才交流五大领域深化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合力提升区域影响力、辐射力。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很荣幸成为全球自贸区(港)伙伴关系倡议的参与者,未来将继续与海南携手合作,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世界带来巨大的机遇和福祉。

  海南自贸港是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缩影,进一步向世界证明,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毫无疑问,中国高水平的开放具有重要意义,将为亚洲乃至全球带来新的机遇。”正如潘基文所言,一个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中国,将始终是投资的热土、合作的舞台,在百年变局中为世界经济带来更多的稳定性。

  春到博鳌,海风正劲,连接亚洲和世界的开放合作之船正扬帆远航。

  (光明日报博鳌3月28日电

  《光明日报》(2025年03月29日 08版)

[ 责编:茹行止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