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宫辞)4月26日,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在京召开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实验研究工作推进会,旨在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探索人工智能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路径和方法,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撑,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强国建设。推进会以线上线下方式召开,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地方教科研部门等2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0余所实验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参加会议。
会上,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专题中心主任张广斌介绍了实验研究工作背景。据悉,2022年以来,教材所专题中心充分履行其课程、教材、教学实验和资源研发、应用的工作职能,汇聚专业优势力量,深度服务国家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在数字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上深耕深研。2024年教材所设立“人工智能背景下中国数字教育教学理论建设与实践创新”研究专项,启动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实验研究工作。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实验,直接与学校建立研究链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融通、理论与实践双轮驱动、技术与教育双向奔赴,是数智时代深化课程教学的工作新方式、研究新范式、改革新样态,为课程教学深化改革提供研究支撑和方向引领。
张广斌主任详解了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实验研究工作方案。实验研究旨在构建形成贯通式、多层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塑造人工智能与学科教育教学融合共生的新样态;打造一支精于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培养具有创新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培育一批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示范学校;形成一批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标志性研究成果。研究主要围绕人工智能课程建设与实施、人工智能赋能学科教育教学创新实验、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修活动、人工智能教育的学校领导力和教师胜任力、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模型、人工智能教育教学专题、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理论以及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国际比较、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开展工作。实验研究工作由参与实验的学校组成“数智教研共同体”,组建学科、专题等研究工作坊,探索建立数智教研室等学校常态化研究推进机制,推动数智技术与教育融合共生,以数智技术助力课程教学高质量发展。
在主旨报告环节,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标准处处长刘强以“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教育及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为题,从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发展与社会影响、人工智能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讲解,强调“人工智能+教育”要培养学会解决问题的人。
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王添淼,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王振惠,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蔡雷,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任炜东,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熊劲,杭州市胜利小学党委书记郭荣强,重庆市巴蜀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李永强,上海市虹口区曲阳第四小学书记、校长朱依黎,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分校副校长杨立宇,深圳明德实验学校(集团)副校长钟小其,华东政法大学附属松江高级中学副校长李毳,山东大学基础教育集团总校长、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赵勇等12所学校代表就人工智能在学校中的应用实践进行介绍分享。
会上,与会专家纷纷发言,各抒己见。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安桂清认为,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实验是对人工智能教育从盲从走向理性人机协同的积极探索,对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的功能定位、赋能路径、伦理原则等提供方法论指导。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綦春霞认为,要把数学学科与人工智能结合起来,对学科进行重塑,优化课程与校本化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于开莲认为,要聚焦育人理念,根据儿童认知特点,凸显学段差异,建立人工智能教育支撑机制,推进数智时代的教与学方式变革。深圳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原主任薛克勋认为,教育数据是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实现个性化学习和过程性评价的重要基础,各实验学校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应特别注重教育数据的建设、应用与安全管理等工作。曲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教授王焕景认为,当前人工智能教育教学亟需由实践先行、研究跟进,转向研究与实践并行、协同推进,实验研究扎根学校,值得期待。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张斌认为,在各地、各校缺乏引领指导、备感迷茫之际,成立实验研究组织并召开本次会议,及时而意义重大。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高级教师程郁华认为,作为一名艺术学科教研员,既要发挥传统教研工作的核心价值,又要主动融合技术优势,在如何引领艺术教育创新、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要认真思考,努力实践。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正高级教师陈忠玲认为,教师既要善用AI实现教学资源动态匹配、学生个性化学习路径精准设计,也要警惕因技术依赖而消解师生情感的现象,教师要在人机协同中坚守育人初心。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课程部主任李凯认为,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实验探索构建数智时代基础教育教学新样态,既着力于探索如何教人工智能,更研究如何用人工智能教。
会议最后,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江嵩在总结时表示,教育是人工智能重要的应用场景,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力量。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实验是教材所的一个重要布局,专题中心要把握研究的科学性,按照科学的轨道推进研究;强化育人功能,突出应用导向,拥抱教学第一线,为实验学校做好服务;要边研究、边总结,搭建好平台,多组织专题研讨,培育人工智能教育的中国经验。学校实验研究要突出创新性、探索性,结合实际情况,及时总结提炼学校做法经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