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河南获嘉:小烧饼 大产业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河南获嘉:小烧饼 大产业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5-16 02:2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王胜昔 光明日报通讯员 职福利

  在中原腹地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一块小小的烧饼,正从百姓餐桌走向市场,从传统手艺转化为富民产业。通过非遗传承、产业创新和品牌化运营,当地不仅擦亮了“获嘉烧饼”这个金字招牌,更带动了就业链、产业链融合发展。

  沿着获嘉县城主干道新焦路前行,随处可见烧饼店。在当地群众的推荐下,记者走进一家名为“中和烧饼”的老字号烧饼店,店主郭景堂和师傅们正在忙活。和面、醒面、揉搓、包馅、贴炉……随着炉火渐旺,芝麻与焦糖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俺家这烧饼,每天大概能卖出去2000个,老顾客特别多。”今年是郭景堂从事烧饼行业的第45个年头,他坚守传统工艺,不断创新口味,除了经典的原味、五香味,还推出了豆沙、紫薯等多种口味。

  走进获嘉县另一处打卡地“占云烧饼”摊位,摊主张占云正展示着绝活——面团经多次折叠形成8层酥皮,填入秘制五香粉后贴入特制烤炉,仅需3分钟便膨胀成鼓鼓的“空心球”,金黄表皮上点缀着星子般的芝麻。“我们是传统家庭作坊,一天大概可以制作2000个烧饼。雇有七八个员工,每个月帮助他们增收2万元。”张占云说。

  烧饼“火”起来,对原材料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为保证面粉质量,获嘉县与农户合作,建立优质小麦种植基地。村民李保民很早就看好烧饼原材料市场的前景,流转300亩土地种植小麦,销售给县城内多家烧饼摊位。“以前种小麦,卖不上好价钱,现在跟县里的烧饼店直接对接销售,不仅不愁销路,就连小麦价格也比市场价高一些。”李保民说。

  据了解,获嘉县的烧饼产业还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产业延伸之路——制作售卖烧饼炉,产品在当地销售火爆,也深受周边省份客户青睐。

  数据显示,获嘉县现有烧饼生产个体商户500余家,带动就业2000余人。昔日的“街头小吃”,已然成长为集原材料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复合型产业。

  《光明日报》(2025年05月16日 04版)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