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北京5月17日电 记者杨舒、通讯员刘祎涵日前从自然资源部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过7年不懈努力,我国完成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重构,“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已基本形成。
记者了解到,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
由此,自然资源部牵头编制完成了我国首部“多规合一”的国家级国土空间规划。《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已于2022年10月印发实施,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作出全局安排,具有重要历史性、标志性意义。在立法上,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已经明确了国土空间规划的法定地位。国土空间规划法已列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第一类项目,正在加快修改完善。
在全国“三区三线”划定工作上,自然资源部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工作的成果,坚守耕地保护“国之大者”,划定18.65亿亩耕地和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划定陆域和海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城镇开发边界,遏止城镇无序蔓延,加强城镇开发边界内部城镇空间功能结构优化,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在重要区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上,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京津冀、黄河流域的国土空间规划已获国务院批复实施,长三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国土空间规划已进入报批阶段,中部地区等区域的正在加快编制。部分超大特大城市正在结合实际开展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集约紧凑布局。
“五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包括国家、省、市、县、乡镇“五级”总体规划,区域(流域)和相关领域的专项规划,以及覆盖城乡、陆海等各类区域的详细规划。目前,全国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基本批复完成,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近期,自然资源部正在重点推进耕地保护、国土绿化等自然资源领域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此外,还在探索存量地区、新区、乡村地区、自然保护地、海域海岛等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详细规划,特别是城市存量空间盘活优化的详细规划编制方法,服务城市更新实施运营维护。
《光明日报》(2025年05月18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