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中国为全球卫生治理作出积极贡献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中国为全球卫生治理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5-19 03:2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记者连线】

  光明日报驻日内瓦记者 孙铁牛

  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将于5月19日至27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当地时间5月17日,出席世卫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参会的中外媒体介绍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成果、中医药发展情况以及中国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发挥的作用。

  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健康中国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表示,中国居民的期望寿命在持续提高,到2024年中国居民的人均期望寿命已达79岁,这对一个14.1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不仅我们的健康水平在中高收入国家中处于前列,而且这样的良好势头还在持续”。

  健康中国得益于法律保障。雷海潮表示,中国政府制定了《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4月30日,全国人大还通过了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健康中国的很多行动政策安排都是在有法可依的框架下推进的,这为改善和提升居民健康提供了良好的法制保障。

  健康中国得益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雷海潮表示,中国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越来越健全,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分级诊疗的制度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此外,中国政府还重视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规划建设了13个国家医学中心,并在省级、地市级层面建设了125个区域医疗中心。同时,大力发展医疗联合体,打通一、二、三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协同协作关系。

  健康中国得益于人才队伍发展。雷海潮指出,中国重视人力资源队伍的发展,平均每个家庭拥有的医生和护士数量及质量都得到大幅提升。在编制保障和公共财政的支持下,为中西部地区农村定向培养的卫生专业人员能够较为长久、有效地在当地提供各类医疗卫生服务。

  健康中国的推进得益于卫生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雷海潮介绍,近10年来,中国在药物、疫苗和医疗设备的研发方面有了很大的跃升,如高端CT、核磁设备等能够完全由中国自主设计、生产和制造。在健康中国的建设过程中,中国政府以科技创新为基础和动力,为健康中国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条件。

  “健康中国的建设在过去10年中取得了扎实的成效,我们也有信心在未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持续改善提升老百姓的健康水平,并进一步改善健康公平性。”雷海潮表示。

  中国传统医药得到广泛认同

  传统医药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需要代代守护、传承精华,也需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

  中西医药互相补充、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显著优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余艳红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的发展,并坚持将中西医并重作为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重要内容。

  余艳红介绍,在国家层面,出台了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医药战略发展纲要和战略规划,设计并实施了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使中医药事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地方层面,各级政府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促进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加大扶持力度,形成了推动中医药发展的强大合力。

  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已建立了完善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余艳红表示,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了覆盖城乡、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全国中医馆建设的总数达到了4.2万个,广大民众在20分钟以内就能到达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

  同时,我国还积极推动中医药和现代医学互相促进、优势互补。余艳红表示:“在科学研究中,我们注重用现代医学解读中医药学的原理,布局建设了一批重大科研平台。在防病治病中,我们注重深化中西医临床协作,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特别是在应对非典、甲流、新冠等重大突发传染病疫情中,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成为中国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在健康中国建设中,注重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使传统养生理念和方法融入居民生活,体现在方方面面,中医药的群众基础不断夯实。”

  去年12月,中国联合世界卫生组织举办了2024年世界传统医药大会。雷海潮指出,此次会议得到了全球积极响应,共有来自85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会。各国对于中医药都表现出了广泛的兴趣,而且都希望中国的传统医药能够给本国带来更多的健康方面的良好服务机会。

  中国方案推动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向前发展

  经过13轮正式会议以及多次非正式会谈,当地时间4月16日,世卫组织宣布成员国就大流行病协定草案达成一致,本届世卫大会预计将对该草案进行审议。世卫组织表示,成员国在让世界更安全地应对大流行病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夏刚在谈及大流行病协定时表示,中国始终是多边主义的践行者和捍卫者,积极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在此次关于大流行病协定的谈判中,中国坚定捍卫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秉持科学精神,提出合理可行的案文修改意见,为完善全球卫生治理、分享中国经验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始终以负责任的态度参与国际公共卫生治理。夏刚表示,当前全球公共卫生治理面临新的严峻挑战,中国将与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更加公平、有效、可持续。一是实施健康优先发展的战略,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切实维护国民健康,为世界注入稳定性、确定性和正能量。二是积极履行国际义务,支持世卫组织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发挥领导协调作用,做好国际卫生条例的履约实施和大流行病协定的相关工作,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三是深入开展疾控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积极开展公共卫生援外,加强传染病的跨境防控,推进全球公共卫生人才的队伍建设。

  当前,世卫组织面临资金短缺等严重问题,正在实施多项改革,包括人事调整和机构改组等。雷海潮表示,中国愿意看到世卫组织通过内部机构的改革进一步提升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成员国的健康需求。中国愿意积极参与到改革进程中,并将力所能及地支持世卫组织有效的关于医疗卫生的活动,向世卫组织提供力所能及的财政资金的支持,也包括提供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等智力支持。

  “中方愿与世界卫生组织一道,持续加强合作和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雷海潮表示。

  (光明日报日内瓦5月18日电 )

  《光明日报》(2025年05月19日 12版)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