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论点摘编】
谢富胜、李新雨在《学习与探索》2025年第4期撰文指出,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新质生产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根本动力在于产业发展。而产业发展的首要前提在于为生产经营提供一般物质条件。基于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理论,产业投资的第一类固定资本与空间生产的第二类固定资本必须相互适应,这意味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只有以促进农业及相关工商业等多种产业资本循环为目标,才能实现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长足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不同时期乡村建设的方向和重点。为此,应当坚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推进乡村建设,确保两类固定资本相匹配激发内生动力,完善乡村分类规划,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光明日报》(2025年06月06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