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长城走笔】
作者:董伟、陈希 (单位:陆军特种作战学院)
军事领域的“错位打击”是指转换对抗维度,避开敌方主导的“高维战场”,转向其薄弱的“低维区域”,以局部维度优势对冲全局力量劣势。1937年10月19日夜,八路军129师769团突袭日军阳明堡机场,摧毁战机24架,毙伤守军百余人。这场经典战役在敌强我弱的客观条件下,多维度创造性地运用非对称手段实现了逆袭破局。其蕴含的“错位打击”智慧,至今仍为现代战争提供重要启示。
阳明堡战役中,八路军通过多渠道情报网获取日军机场布防信息后,迅速完成情况判断、计划制定等,又在夜色掩护下趁敌换岗间隙发起偷袭,快速摧毁机场核心设施,激战1小时完成任务。而日军空中力量因夜间无法起飞,地面部队未能及时驰援,其防御体系的力量优势被彻底抵消。这正是“以快制慢”的弱胜强,实质是通过制造相对时间差来抵消绝对实力差。现代战争呈现决策智能化、打击瞬时化等新特点,可聚焦以下三方面获取对敌速度优势:情报链的预判,运用人机推演预判敌未来动向,从而提前锁定敌作战周期薄弱环节。决策链的简化,增强战术端的灵活性。行动链的敏捷,将各作战单元按最优的任务规划、机动路线、打击方式,在战机窗口内完成侦、控、打、评闭环。
八路军在阳明堡战役中直接摧毁油料库、弹药堆等关键节点,以削弱其空中作战能力的物质基础。此战看似是实体摧毁,实则切断了日军空中支援与地面作战的“虚拟耦合链”。这种“以虚制实”的弱胜强,实质是通过“虚实解耦”的次生效应来消耗敌方“硬实力”。现代战争呈现虚实融合、跨域联动等新特点,可聚焦以下三种手段瓦解敌方虚实耦合:物理域诱敌分兵,采取虚拟现实技术生成假象部队调动影像,诱使敌将侦察、打击资源投向非威胁区域。信息域破网断链,物理破坏敌通信光缆、数据中心等设施,电磁干扰敌雷达天线、通信台站等节点,网络攻击敌定位导航、后勤调度等系统,迫使敌作战实体因“信息隔绝”而丧失协同能力。能源域系统断供,打击敌方变电站、输油管道等基础设施,切断侦察、通联、指控等装备能源供应,从根源上降低其虚实耦合体系的效能。
阳明堡战役中,八路军突击队员分组潜入日军机场,以手榴弹、炸药包集中攻击飞机燃料箱与弹药堆,成功引爆24架战机,导致急欲攻下忻口的日军丧失了空中突击力量,迫使敌人不得不以相当兵力加强其后方守备。这就是“以低制高”的弱胜强,实质是以“数量优势”对冲“质量优势”。现代战争,强弱双方的部分武器装备技术代差虽显著但并非不可逾越,处于劣势的一方可通过以下两条路径构建非对称优势:简化作战功能,聚焦关键作战需求,简化武器功能,将装备成本由“作战级”降维至“消费级”,进而以数量优势弥补技术短板。密集平台规模,采用蜂群作战模式,大规模部署低成本作战平台,从多方向对敌发动饱和式攻击。
阳明堡战役中,八路军将突击部队拆分为多支小队,分别担负佯攻、爆破、阻援等任务,各小队分散渗透、同步行动,日军因无法判断主动方向,重机枪阵地盲目扫射外围佯攻区域,主力部队被阻援小组牵制,最终遭各个击破。这种“以散制聚”的弱胜强,其机理在于弱者利用体系结构的灵活性,制造战场不确定性,使敌方陷入“处处设防、防不胜防”的被动局面。现代战争呈现分布式作战、动态化协同的新趋势,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增强作战体系的结构弹性:构建分布式指挥体系,作战人员既是决策执行者,也是方案建言者,运用类蚁群优化算法,自主博弈形成最优决策,减少对指挥机构的依赖。编组模块化作战力量,将作战力量按功能编组为侦察、打击、保障、通信等模块并分散部署,根据不同任务需求和战场环境,快速组合成特定作战能力的模块群,实现作战效能的动态聚合。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06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