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新闻随笔】逛菜市场缘何成年轻人闲暇新选项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新闻随笔】逛菜市场缘何成年轻人闲暇新选项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7-01 03:2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闻随笔】

  作者:王丹

  前有City Walk,现有Market Walk。逛菜市场,正成为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打发闲暇时光的新选项。

  说到菜市场,很多人头脑中立马闪现的是嘈杂的人声、油腻的地板、潮湿且带有腥味的空气。不过,这都是过去式。

  现在的菜市场正变得更舒适、更智慧,也更有腔调。传统的柜台式经营依旧可见,不过柜台上的菜品却可以实现“云追溯”;地道老味道依旧便利可寻,但看似“混搭”的新潮单品也频现身影。说是逛菜场,其实这里还能与读书活动、非遗展演等文娱活动不期而遇。不夸张地说,一些菜市场已然是复合的文化生活空间。

  仅凭好逛,似乎难以完全解释年轻人对菜市场的热情。在万物皆可线上的时代,逛菜市场更像是人们重建生活圈的一种努力。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移动互联网的高度普及,那些构成生活圈的“附近”的元素日渐淡出我们的生活,比如叫卖的小摊贩、社区的集体生活等。很多人对“附近”也不再感兴趣,人们不再那么关心小区里住了多少邻居,家乡的街道有什么新地标等,而是更加关注互联网上的公共事件,日常生活也多“外包”给虚拟网络及服务。举个例子,如果想买什么东西,我们很少走进街边的小店去选,第一反应就是打开手机上的即时配送软件让商家送货上门。

  当人们前所未有地依赖网络,真实的社交却日渐稀缺。即刻的满足让人迷恋,标准化的交易给人确定感,但这也抽走了人情味、归属感,让人少了一点踏实感,多了一些无力感。如何重建“附近”,重构自己的生活空间,这并非无病呻吟,而是一项严肃的社会议题。

  在这场关于“附近”的寻觅中,菜市场就是那个触手可及且高性价比的元素。它在地理意义上是不折不扣的“附近”,人人能去、人人可去,且在那里能鲜明感受到四季的变化,触摸到生活的脉动,拥有真实的人情体验。也许你不会判断蔬菜的品质,讨价还价也显笨拙,但如此具体地处于生活中,就连那些与陌生人的联结都让你心生暖意与亮光。这些丰富的体验和感受,激发出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帮助我们重新理解社会、认识世界。

  由此看来,逛菜市场是小事,但也是件正经事。重建“附近”,需要更多像菜市场这样的小的、现实的突破口。也许是一座社区公园,或是一场兴趣集市,抑或是一间共享自习室,相信它将点亮更多生活之光,唤醒更多生命的活力。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01日 02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