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美国关税“分而治之” 东盟需要“团结破局”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美国关税“分而治之” 东盟需要“团结破局”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7-21 02: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记者连线】

  光明日报记者 陈晓阳

  美国对东盟多国单方面施加关税压力,引发了地区国家的强烈不满。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创立的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陆续发布关税信函,对世界多国发出关税威胁,其中东南亚国家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信函的内容称,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将分别被加征19%和20%的关税,马来西亚和文莱面临的税率均为25%,泰国和柬埔寨面临的税率均为36%,老挝和缅甸被加征的关税则高达40%。这些新税率将从8月1日起生效。

  美国这一轮关税政策的覆盖面广、攻击性强,几乎涵盖了整个东盟地区。从征收的税率来看,美国对不同东盟国家采取了明显的差异化策略,对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征收相对较低的关税,而对欠发达国家则施加更高的税率。这种区别对待的方式,旨在阻止东盟国家形成统一立场。

  东盟十国中,目前仅有新加坡、越南暂未收到关税威胁信函,但两国并未能幸免于美国的贸易霸凌政策。新加坡与美国互为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尽管签有自由贸易协定,仍需面对10%的“对等关税”。新加坡总理黄循财4月在国会发表讲话时表示,美国对新加坡征收所谓“对等关税”,既违背了两国自由贸易协定,也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黄循财直言:“我们对此感到非常失望。”面对特朗普扩大贸易战的举动,新加坡外交部长维文7月11日表示,东盟应该加速推进一体化进程。

  越南在7月份与美国达成协议,其对美出口商品将面临20%的关税,而美对越出口商品却可以免征关税。据越通社报道,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与特朗普就越美关系及两国关税谈判等问题通了电话。特朗普强调,美国将继续与越南合作解决影响双边贸易的问题。苏林建议美方尽快承认越南市场经济地位,并取消美对越部分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限制。

  印尼也完成了与美方的谈判。特朗普7月15日在“真实社交”上宣布,美国将对所有从印尼进口的商品征收19%的关税,而美国对印尼的出口商品将享受免税待遇。这一税率明显低于美国此前对印尼威胁加征的32%的税率。特朗普与印尼总统普拉博沃会谈后,美方称双方达成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印尼“首次向美国开放整个市场”。印尼为达成这一协议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作为交换条件,印尼承诺购买价值15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价值45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以及50架波音飞机。

  有分析称,东盟各国目前对美国关税大棒的不同反应,恰恰体现出华盛顿“分而治之”策略的现实效果。新加坡选择了不实施报复性关税的温和立场,越南和印尼分别与美国达成了单独协议,而其他国家则表达了强烈不满。这种缺乏一致性的反应正是美国希望看到的结果,也是地区内有识之士深感担忧的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第58届东盟外长会及系列会议,对外发出了要协调政策、一致应对美国关税的信号。作为今年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在此次外长会上虽未直接点名美国,但明确表达了对关税被“武器化”的不满,并积极倡导东盟国家采取集体行动,避免被“分而治之”。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开幕式致辞中强调,要维护东盟在地区事务中的地位,不断强化东盟主导的机构体系与机制创新。他指出,当前全球秩序正在被动摇,冲突、强权与不信任加剧,贸易越来越受到地缘政治影响,关税、出口限制和投资壁垒成为博弈工具。

  马来西亚智库“民主与经济事务研究所”发布报告指出,政府必须以明确的态度应对美国关税压力。报告强调,马来西亚不应在大国之间做出错误选择,应当继续与在开放和互利贸易方面拥有共同利益的国家深化多元化的合作伙伴关系,不能允许东盟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被削弱。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东盟国家各自为政,单独与美国进行关税谈判,将会被美国逐一击破,最终损害整个地区的贸易利益。印尼和越南的例子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单独谈判中,这些国家不得不做出重大让步,接受不对等的贸易安排。相反,如果东盟能够形成统一立场,集体应对美国关税施压,则有望在谈判中获得更多筹码和更好结果。

  当前,世界局势变乱交织,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国际经贸秩序受到严重冲击,全球经济复苏面临巨大挑战。美国对东盟的关税施压不仅损害了双边经贸关系,更对多边贸易体制构成了严重威胁。在这种背景下,东盟作为重要的地区组织,能否有效应对外部压力、维护成员国共同利益,不仅关系到东盟自身的发展,也对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具有重要影响。

  正如安瓦尔所说,东盟必须“看清趋势、理性发声、有前瞻性地应对”,这不仅是对当前挑战的回应,也是对东盟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指导原则。

  (光明日报仰光7月20日电)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21日 12版)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