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国外马克思主义开展资本主义现代化批判的新趋势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国外马克思主义开展资本主义现代化批判的新趋势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7-25 02:5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论点摘编】

  21世纪的现代化呈现出快速转型、加速发展、深刻变革、深入调整的阶段性特征。在以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加持下,资本主义现代化出现了新的变化,其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但由于资本主义自身的固有矛盾以及资本在全球积累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使得资本主义现代化即使在数字化时代,仍然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麻烦制造者。国外马克思主义立足于新的时代特征,把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立场与新的理论资源相结合,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展开了新批判,并呈现出三个方面的趋势。

  一是从历时性批判转向共时性批判。20世纪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批判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历时性”特征,这表现为,国外马克思主义者立足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观,将现代化置于历史发展过程,就如同对现代化进行纵向联结,从封建的、前现代化开始,去探究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形成与发展,去反思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特征与表现,去批判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消极与弊端。相比之下,21世纪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批判显现出“共时性”的特征。现代化进入21世纪后,已经成为一个大的“情景”,各种批判主题、角度、话语、概念都反映出现代化的新特征。这一时期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批判,就如同对现代化进行横切,批判家们已经不再纠结于现代化的来龙去脉,不再局限于历史的追溯,他们要的是现代化的集中体现,求的是现代化的内在联系。在此背景下,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批判而言,重要的是其在当下的存在、表现和特征,重视的是这种现代化对当代人生存状态的影响。

  二是从对现代性的批判转向对现代化本身的批判。20世纪的国外马克思主义者更关注现代化的核心概念——现代性。对现代性的批判和反思成为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合理本质的有效工具,也成为贯穿整个20世纪资本主义现代化批判的主题。但21世纪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批判不再把重点放在讨论现代性的合理性问题上。这是因为,在国外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当今时代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已经被整合进现代化进程中,逐渐走向更为成熟的现代社会。工业文明的危机也好、异化也罢,都成为现代社会既定的事实。这一时期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批判,不再是从外在的根据来判断人们所遭受的痛苦或异化,而是强调要从社会主体自己的感觉、信念、行动出发来判断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消极程度。因此,关注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当下”,关注资本主义现代化自身的结构、发展道路、权力控制、新的矛盾呈现以及向世界扩展的后果,就成为目前国外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化批判的主要内容。

  三是从社会文化批判转向政治批判。早在20世纪初,一批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就以揭示资本主义现代化对人性和社会的压迫为使命,提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批判理论。批判理论认识到是资本主义制度导致了社会的不合理,由此也衍生出诸如工具理性批判、文化工业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批判以及单向度的社会批判等诸多概念。但批判理论主要在社会学、心理学和认识论的论域下展开,更多的是以一种社会文化或意识形态批判面目示人。进入21世纪后,政治批判逐渐成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批判的核心。从新帝国主义批判、新自由主义批判到空间政治批判、生命政治批判、国家治理批判,甚至包括数字资本主义批判、生态正义批判,都具有鲜明的政治批判的特色。霸权、权力控制、平等、正义、生命权力等核心词成为能够激发出更为激进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批判的概念源泉。

  《理论视野》2025年第5期,马新颖撰文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25日 11版)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