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尚杰 王冰雅
支持“带编入企”引进高层次人才;对民营企业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按照相应标准给予补助;支持民营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创新研究、技术攻关、团队建设,给予经费支持……近日,甘肃省出台《关于支持民营企业人才发展的若干措施》,对加强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20条支持措施。
“本次甘肃出台的20条支持措施,聚焦优化民营企业人才发展环境、强化政策集成创新、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联动,通过‘帮引帮留帮培训’壮大人才队伍、‘出钱出力出政策’激发创新活力,全方位加强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为民营企业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撑。”甘肃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拿“真金白银”支持
用活政策,帮助民营企业引进人才。甘肃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支持民营企业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对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协同创新基地等柔性引才平台,一次性给予20万至30万元经费补贴。
20条支持措施中明确,将由省级财政“出钱”,鼓励民营企业引进战略科技人才、“卡脖子”关键技术人才、优秀经营管理人才等高层次人才,对前3年每年实际支付年薪50万元及以上的,按照当年年薪的10%给予企业补助,每年每名人才补助最高不超过20万元。
为帮助民营企业培育高端人才,甘肃通过扩大人才项目计划支持比例、单列指标名额等方式,向民营企业人才倾斜。
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浩宇说:“今年上半年,我们刚获批设立博士后工作站,20条支持措施提出,对工作站引进的博士后可给予每人每年15万元津贴和日常经费资助,这对企业引进博士后人才、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真情实意”帮扶
“2024年,我们参加了省委组织部组织的‘组团式’赴外引才活动,明显感觉比自己去高校招人效果更好。”西脉国际医疗公司负责人说。
20条支持措施中明确提出,要定期收集民营企业人才需求和意向引才高校名单,分类制定引才方案,由党委政府牵头对接落实省外高校,开展“组团式”引才,帮助企业精准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
2024年,在甘高校毕业生留在甘肃就业比例达到67%以上。为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工作,甘肃支持民营企业申报参加“支持1万名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项目,指导高校按照“产业需求识别、专业评估调整、资源协同配置”机制,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为民营企业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
20条支持措施中明确,将由行业部门牵头负责,有计划地组织企业家、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定期到民营经济发达地区开展培训观摩、交流研讨,帮助民营企业和高层次人才拓展战略视野、更新经营理念、提升创新能力。
用“真招实招”赋能
今年5月底,甘肃省正式发布2025年度“带编入企”引进高层次人才公告。这是该省创新实施“带编入企”引才机制后,组织实施的第一批引才,旨在通过采取“事业编制引才、企业平台用才”方式,支持企业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
“‘带编入企’政策在企业需求、市场供给和政府服务间找到了平衡点,既解决人才后顾之忧,也让人才安心在民企工作。我们今年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引进了1名博士,预计8月底就能到岗工作。”甘肃前进牧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志祥说。
20条支持措施还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在促进校企人才合理流动方面,鼓励事业单位科研人员按规定到民营企业兼职创新,开展高层次人才园区挂职、青年博士教师“入企入园”、科技专员驻企帮扶等,引导体制内人才向民营企业流动,支持产业创新和人才培养。
20条支持措施发布后,在甘肃民营企业中引发关注。甘肃省人才发展服务中心里,每天都能接到不少咨询政策的电话。“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各部门协调配合,让符合条件的每一家民营企业,都能快速便捷地享受到这些惠企政策。”甘肃省委人才办负责人说。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01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