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斗拱灯:光影里的建筑之美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斗拱灯:光影里的建筑之美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8-03 04:1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享设计·悦生活】

  作者:荣池

  在当代家居环境中,灯具的功能早已超越基础照明,成为连接空间、文化与情感的艺术载体。由设计师朱健威推出的“影系列”斗拱灯,以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斗拱为核心元素,将传承千年的木构技艺转化为现代材料的精密组合,为灯具设计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基因。

斗拱灯:光影里的建筑之美

以现代金属材料模拟斗拱结构

  受所学专业影响,朱健威一直对中国传统建筑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一次对北京古建筑进行考察的过程中,他发现层叠的斗拱不仅本身极具视觉张力,而且在特定光源的照射下,其镂空结构还能形成一道道美妙的光影,仿若一部精巧的艺术装置。于是,他决定借助现代设计语言,以灯具为载体诠释传统建筑的结构之美与文化之韵。

  斗拱灯的设计过程历经多次迭代。起初,设计师从斗拱的基础结构出发,通过计算机建模、渲染,推敲灯具的比例与材质,并使用3D打印技术进行模型试样。在呈现过程中,设计师发现尽管使用金属丝绸PLA和磨砂PETG材料进行打印可以快速实现产品落地,但这类塑料的质感无法很好地反射光源,且会因打印而产生不规则的斜向纹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光晕的均匀度。为此,设计师经过细致调研,发现工业领域常用的一种金属轴承在质感和尺寸上更加契合灯具的制作。该轴承为表面镀铬的高碳钢金属棒,基于其材料属性和连接特性,设计师将斗拱的榫卯结构进行了现代转译:用圆形截面的金属轴承代替主体木方,榫卯节点处改用金属平行固定架进行上下连接。由此,灯具上部的斗拱骨架凸显了传统建筑的精巧结构,而金属材料的特殊质感不仅为光的反射提供了有利条件,更彰显出强烈的现代艺术美感。

斗拱灯:光影里的建筑之美

斗拱灯自上而下层层收缩

  在中国传统建筑营造中,重门叠院、曲折游廊皆以藏景、抑景为法,讲求将宏大或精巧的景观隐于层进空间,避免一览无余,而是在回环往复中渐次显山露水。基于这样的美学观念,设计师在金属斗拱的外围安装了磨砂亚克力板,使其通过圆形金属法兰座和骨架连接,自上而下层层收缩,斗拱骨架则藏于亚克力板后,若隐若现。作为斗拱的“主心骨”,灯具基座采用坚固的不锈钢板制作,经过激光切割、折叠、焊接以及抛光等工艺,呈现出哑光的质感。LED光源则通过内部的卡口设计被巧妙地隐藏于基座内。

  当灯光开启,光线从金属基座中涌出,经过层层轴承的反射,一部分光被磨砂亚克力板过滤,形成柔和的光晕,另一部分光则从挡板间隙“逃离”,最终在墙面上投射出曼妙的光影。此刻,一方檐角仿佛被光轻轻托举,只待居者循影而入,静享温柔时光。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03日 09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