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常河 丁一鸣
夏夜,22点,坐落在大别山深处的上海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电务段六安高铁信号车间墩义堂电务维修工区里热火朝天,工区职工正紧张做着夜间隧道清筛施工的准备工作。
大别山的暑夜,闷热潮湿,山坡上的竹林纹丝不动,天空中飘落着些许雨滴,但大雨终归未能到来,唯有水塘里此起彼伏的蛙声回荡在山沟之间。
23点30分,龚强带领工友们在通道门前等待,他们身背二三十斤重的工具箱,头灯发出的微弱光芒散射在草丛中。“大家要赶在清筛机到来之前完成设备拆除工作,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副工长李昊泽擦了擦脸上的汗水,不停地叮嘱大家。
今年6月以来,横贯大别山区的沪蓉高铁合武段迎来第二轮线路清筛施工。由于合武线已经连续运营超过15个年头,线路板结情况逐渐严重,为设备维修和高铁安全运行带来隐患。2024年11月,上海局启动线路清筛整治,通过大型机械将道砟内堆积的泥土、污垢清理出来,提高线路运用质量。而隧道内空间有限、空气不流通,成为整个清筛工程中的难点。
23点40分,随着室内驻站人员一声令下,大家迅速穿过通道门,凭借着点点灯光快步走进黑漆漆的汀筒沟隧道。隧道内四下寂静,排水沟内的水流声和脚步声混杂在一起。经过1.5公里的奔走,他们终于抵达隧道中部的6503信号点,大伙儿头上、脸上的汗水不停往下淌,身体和工作服已经粘连在一起。
“李申,你和我一起拆除信号点设备。杨德磊,你重点防护应答器。马师傅,请及时与室内联系,每5分钟通报一次清筛机具体位置……”李昊泽喘着粗气,再次明确人员分工,随后就打开信号点的箱盒,紧张地开始工作。隧道内光线不好,加上箱盒内部空间狭小,拆卸时必须凑得很近,鼻尖几乎要碰到接线端子,设备运行散发的微热混合着夜晚的闷热,扑面而来。
次日0点30分,所有设备拆卸完毕,李昊泽又跑去查看应答器组防护情况,对所有清筛涉及设备进行复查。0点40分,伴着轰鸣的机械声,清筛车、捣鼓车、平砟车的灯光越来越近,隧道渐渐有了车辆尾气的味道。他们顾不上这些,身体探了上去,两只眼睛紧紧盯着大机的移动,直到所有车辆全部安全通过信号设备才放下心来。
记者了解到,隧道清筛难在空气不够流通,清筛车、捣鼓车和平砟车等大型机械排放的尾气无法立即消散。不过,经过多次测试,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防护措施,配备了空气监测仪、便携式氧气瓶,还有各类药品和防暑物资。
2点30分,在大机作业即将完毕时,10余名作业人员纷纷起身,再次冲进了隧道,他们还需要对设备进行复装检查,做好联锁试验。
远远望去,他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夜色中,只能看见星星点点的灯光,在夜色更深处摇曳闪动。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05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