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保合少中心小学,教学楼前矗立着一位烈士雕像。他身着蒙古族传统服饰,目光如炬,风华正茂……这是烈士高凤英(原名德勒登)。他是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屡立战功的抗日队伍指战员、军民口中的“云队长”。
1928年冬,德勒登与赵莲莲成亲。次年,他们的第一个儿子文贵出生。当年春旱秋涝,受压迫的穷苦人无以为食,饿殍遍地,也是在这一年,德勒登留学苏联的堂姐夫佛鼎回乡,这名共产党员受命回国发展内蒙古地下党组织。赵莲莲发现,常与佛鼎来往后,眉头紧锁的丈夫变得意气风发,时时不知疲惫地在外奔波。她不知道,丈夫有了新身份——中国共产党员。
婚后刚两年,一天早上,丈夫如往常出门,又折返回来,抱起儿子不停亲抚,临别时多看了几眼忙碌的妻子。赵莲莲没想到,这一别就是5年。德勒登与十几名有志青年同赴蒙古人民共和国党务学校,系统学习了共产主义理论以及基础科学等课程。1935年,为组织民众抗日救亡,26岁的德勒登被派回国,从事地下工作。出于工作隐蔽需要,他为自己起了一个与魁梧身材颇具反差的名字——高凤英。
地下党员高凤英四处奔走,为抗日武装力量争取支持。经过多次做工作,高凤英曾将一个排的蒙古族士兵从伪军阵营拉到游击队伍。此外,他还争取大量物资支持,为游击队伍提供关键情报。
1938年春,为给游击队的机枪购置配件,高凤英乔装打扮进入敌占区归绥城(今呼和浩特市),不料被便衣警察逮捕,送进了日本宪兵队。赵莲莲心急如焚,四处求助。经过20多天多方斡旋,被折磨得不成样子的高凤英终于得救。
几日后,一次敌军进村,还未痊愈的高凤英翻墙离去。不承想,赵莲莲被敌军抓走。她忍受折磨,咬紧牙关不肯透露丈夫行踪。高凤英与弟弟卖掉家中骆驼,四处筹款,设法救出了妻子。
随着高凤英在大青山与敌斗争日趋激烈,敌人屡次受挫,加强对其家眷搜捕力度。赵莲莲在熟人帮助下,带着孩子进山与高凤英团聚,和游击队一同行军转移。据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高铁军采访记录,当年尚年幼的次子文精有些印象,常在黑夜随部队转移,父母制止他哭闹以防暴露行踪。此后母子三人经常寄居在游击队驻地旁的不同山村,被当地军民称作“游击家庭”。
1940年秋,高凤英受任蒙古抗日游击队队长,更名为“云吉祥”,被当地军民称作“云队长”。他带领一支由蒙古族群众组成的武装力量转战绥西地区。临行时,赵莲莲送别丈夫,多年后她仍记得当时依依惜别对丈夫说的话:“你放心,我再苦再累也能顶得住,一定要把孩子带好。”那是她和丈夫的最后一面。
1941年秋,高凤英等12名烈士在与敌军战斗中牺牲,长眠于大青山。如今,这里的槭树叶子每至秋日殷红如鲜血,如诉当年烈士的满腔热血。
新中国成立后,为高凤英等烈士举办的追悼会上,已读小学的文精代表烈士子女发言。他铿锵有力地说:“一定会继承父辈遗志。”赵莲莲扶着灵柩,她多么想丈夫也能看到这梦寐以求、为之牺牲的新社会。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4日电 记者贺书琛)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05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