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作者:王太生
廊是屋檐下的过道,有连接、贯通之意。
幼时,隔壁是一座建于明代的老宅院。下雨天,天井里积满了水,走廊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人贴着房子边沿的一溜走廊,进进出出,从门口,可以一直走到院子最里面。天晴时,走廊上可摆一张小桌子,人坐在那儿吃饭喝酒。闲暇时,亦可坐在小板凳上抬头望天。古宅里的生活,安静优雅。晚饭过后,月上中天,有人坐在走廊上拉起了二胡。
小青砖铺就的廊道,适宜款款而行,尤其适宜女子莲步轻移。如果是个急性子,三步并作两步,或许会在拐角处与对面的人撞个满怀。
吾乡有精致的古园林,老树旧屋留下时光的印痕。园中有楠木厅堂,四周是一溜曲折的回廊,人立廊下,听风赏雨,看假山流泉,赏一园子的美景。
后来到了扬州何园,印象深刻的是复道回廊的蜿蜒走势和错落分布。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回廊,巧妙地连接了园中的每个角落,人行于走廊上,啌啌作响。从这头,走到那头,从现代,走到古代。曾站在二楼廊道,看园中一棵古老而壮硕的玉兰树,花枝泼泼,让人想到过往时光里古人的生活。
廊,多建在花木之间,宜雅集,或抚琴,或对弈。在苏州的老园林里,廊檐之下,尤其适宜吟唱婉转的昆曲。廊下唱曲,会产生共鸣,曲子在园子的每一个地方飞溅,溅到树上,溅到叶上,溅到石上,遇水,则贴着水面飞。在其间听戏,何等雅致。廊下也适合看书,看小半天的书,眼睛累了,便看一看花木。
廊桥,是桥,也是廊。路人坐于桥上歇脚,听桥下流水哗然有声,看远处青山绵延伸展。在赣北旅行,曾遇一座廊桥。木椅斑驳,似有包浆,不知有多少人曾在此停留。他们来过,又走了,把木头表面磨得光滑。廊桥之廊,为山里人遮风挡雨,却无意中成为一条河流之上的风景。廊顶上的那一片屋檐,有鸟栖过,有风吹过,瓦檐上暗生青苔。
廊与亭,相似而有不同。它们都是供人小聚、歇脚的地方,都是建筑小品,小而美,小而玲珑,小而精致。亭,飞檐翘角,如鸟翼,欲飞未飞。人坐亭中,遥望远方,似在等待一个老友。廊,则如带,蜿蜒,飘逸。走廊道,边走边看,走走停停,顺着时而笔直、时而弯曲的小道,一直走进建筑的内部。长廊两侧,有日月光华。
雨天,我喜欢坐在老公园灌满清风的廊下。廊顶有歇山瓦檐,雨水顺着青瓦汩汩而下,在檐口处,流泻成无数条细线。坐于廊中,如坐于唐诗宋词的情境里,看廊外两三行人,打着伞,迈着大大小小的步幅,踩着平平仄仄的节奏,在雨雾中渐渐远去。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08日 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