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聚焦成都世运会】
光明日报记者 王东 陈城一夜的大雨让连续数日的高温天气骤然间变得凉爽起来,也让观众对10日上午在三岔湖马鞍山赛场进行的世运会滑水项目充满了期待。
8月10日,在成都世运会滑水项目最后一个比赛日,中国选手徐露在女子尾波滑水自由式决赛中获得金牌。光明日报记者 陈城摄/光明图片
作为本届世运会滑水项目的最后一个比赛日,10日共决出三个分项的男、女共6枚金牌。其中,在开幕式上用滑水方式点燃主火炬的四川籍运动员徐露尤为引人注目。在此前进行的资格赛和半决赛中,她的成绩均列第一,表现亮眼。不过,半决赛后她坦言:“(自己)发挥了大概80%的水平,有一个难度动作失误了。”她还透露,决赛准备“放大招”,力争完成前空翻加后转360度难度动作。
果然,来到决赛场上的徐露继续保持了前一天的良好状态,流畅地完成了整套动作,并圆满完成了前空翻加后转360度的难度动作,虽然在最后一个动作完成后落水(尾波滑水项目允许运动员有一次落水),且此刻她仍有足够距离再完成一个动作,但她仍然自信地选择了结束比赛。最后,她在完成度、强度和动作编排上都获得最高分,以69.56分强势夺金。
当看到自己的名次定格在第一的位置时,徐露眼眶湿润、喜极而泣。
作为成都世运会开幕式主火炬点火手之一,徐露分享了兼具“双重身份”的体验:“点火的时候,我比自己比赛时还紧张,顺利完成任务,我感到非常自豪。”
21岁的徐露开展滑水训练已达10年之久,此前她曾是健美操运动员,一次跨界选才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徐露告诉记者,为了本次世运会,她从去年10月份就开始备赛了,来到成都后,她一边训练,一边为开幕式的点火仪式做准备。这段时间,徐露一直觉得非常紧张,好多时候晚上都睡不好,刚刚的比赛结束后,她的心才终于“沉”下来了。谈到自己的庆祝计划,徐露说:“我打算先和朋友吃顿火锅,因为比赛期间我们会控制饮食,所以我有两个多月没有吃过火锅了。”
“破浪的力量靠勇气,腾空的姿态靠技巧”。滑水运动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作为一项表演项目亮相,并于1981年成为世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这项运动是一项结合速度、技巧与平衡的水上运动,参与者借助摩托艇的牵引,脚踏滑水板在水面滑行,做出各种翻转、跳跃等动作。尾波滑水强调力量与技巧的结合,快艇高速牵引运动员花式冲浪。尾波冲浪沙板风格中,快艇则负责给运动员一个初速度和人造浪,运动员借此完成空中翻转、抓板等高难度动作。
(光明日报成都8月10日电)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11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