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光明时评】让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这个引擎更强劲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光明时评】让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这个引擎更强劲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8-12 03:2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时评】

  作者:王立勇(中央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二级教授)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38872.6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出口16883亿元,增长15.0%;进口21989.6亿元,增长3.2%。服务贸易逆差5106.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522.1亿元。放眼全球,我国服务贸易国际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占全球比重已超过10%,稳居世界第二大服务贸易国位置。

  服务贸易是以服务作为商品进行跨国交易的经济活动,核心是以资本、劳动力、知识和数据为基本要素的交易。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已被视为一国贸易结构升级的重要标志。2025年上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积极促进服务出口,提升我国服务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和国际化服务能力。

  在商务部的数据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保持增长。上半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额达15025.4亿元,同比增长6.0%,占服务贸易总额近四成,已成为我国服务贸易稳步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展现出强大韧性与增长潜力。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8650.4亿元,增长7.8%;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6375亿元,增长3.6%。

  如果说服务贸易是推进贸易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就是衡量服务贸易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是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的关键任务。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以高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投入和强知识属性为核心特征,主要涵盖电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文化与教育服务以及其他商业服务等领域。这类服务通常不局限于硬件产品或工程服务等实物交付,而是以数字化、远程化、专业化的形式进行跨境价值输出。凭借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特征,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正加速成为推动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升级的核心动力。

  “十四五”以来,伴随“数字丝路”倡议与数字贸易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迎来了系统性、跨越式发展。贸易体量稳步增长,顺差格局持续巩固,2021年至2024年间,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由23258.9亿元上升至28965.2亿元,贸易顺差由2021年的1988.9亿元上升到2025年上半年的2275.4亿元,比上年同期扩大409.2亿元,呈阶段性跃升态势,这充分反映出我国在知识密集型服务领域加快构建国际竞争优势的积极态势。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保持高速增长状态,2025年上半年,其他商业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规模较大,金额分别为6391亿元、5293.8亿元,增速分别为3.1%、12.7%,这表明我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积淀多年的软实力,正在高质量地转化为“可交易、可出口”的科技产品服务。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是突破“中等技术陷阱”、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正成为我国服务贸易的新引擎、外贸新优势的重要支点,在补链强链稳链、支撑制造升级和引领价值链重构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正在通过多维路径重塑国内生产力质态,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使中国企业能够从传统的“制造末端”跃升至“创新前端”,推动国内产业体系向技术密集、知识驱动、服务增值方向加速发展,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升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和国际话语权。从全球视角看,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为各国搭建起共享资源、技术和知识的桥梁,成为各经济体发展战略的关键要素和互利共赢的重要引擎,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增强世界经济韧性注入强大动力。

  更好推动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实现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需因地制宜、主动作为,推动服务贸易从“中国创新”走向“全球共赢”。加大数字新基建投入和核心技术创新力度,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进程,建设和完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夯实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全面提升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升级能力;通过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联合研发平台,加速基础研究成果向标准化服务产品转化,集中力量推动“卡脖子”技术突破,从源头提升知识服务的“技术含金量”;构建覆盖重点市场的海外服务网络,提升服务交付效率,为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深度参与《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多边机制谈判,在数据跨境流动“白名单”、数字税协调等关键领域主动提出中国方案。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12日 03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