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源源不断造就建功西部的青年先锋力量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源源不断造就建功西部的青年先锋力量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8-22 05:0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连续报道·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

  作者:张东刚(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

  西部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举足轻重,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腹地,更是广大青年勇走新路、再开新局的广阔天地。今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号召广大青年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中国人民大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红色基因固本铸魂,以先锋实践锤炼本领,以全面保障支持成长,着力打造涵盖“入学教育—实践锻炼—就业保障”的全链条、多维度支持体系,引导青年学子建功西部,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扣好入学第一粒扣子

  先铸“红色魂”,再立“胡杨志”。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中国人民大学牢记领袖嘱托,坚持用红色血脉滋养精神品格,系统重塑新生入学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在入学之初便厚植“党和人民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理想信念。

  重温先辈故事,邀请周恩来同志侄女周秉德、朱德同志外孙刘建、吴玉章老校长孙女吴本立等寄语青年,推出新版红色校史主题录取通知书,向全体新生发放成仿吾老校长的校史回忆录《战火中的大学》,打造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为主体的仪式育人体系,让“红色校史”成为新生的“第一课”。高举英雄旗帜,邀请“张思德中队”连续三年作为军训承训部队,“八一勋章”获得者杜富国等担任国防教育荣誉辅导员,让青年学子在训练场上的汗水中磨炼顽强意志,强化家国担当。传递榜样力量,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郑永煌,“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一家四代戍边的新疆喀什塔县义务护边员龙吉克·卡德尔,全国三八红旗手、云南德宏木康边境检查站缉毒女民警任莎莎等先进典型代表走进校园传递榜样力量,创办研究生“劳模班”“英模班”,着力培养青年学子服务西部、保卫边疆的使命意识。

  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大课堂”

  在火热实践中练就硬脊梁、铁肩膀,褪去书生气,染上泥土香。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中国人民大学创新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先锋社会实践体系,依托“大国边疆”育人工程、研究生支教团与“青年实干家计划”等项目,构建覆盖广泛、内容全面、层次深入的服务西部矩阵,涵养人大学子建功西部情怀,构建从“体验式”到“战略性”的人才成长梯队。

  在西部一线研究“真学问”,近三年累计组织约900名师生向9个陆地边疆省、45个陆地边境市、2.2万公里陆地边境线全面开展“大国边疆”育人工程,调研重点国门口岸、代表性边疆企业、特色产业园区、民族聚居点位200余个,积累一手调研资料笔记超60万字,70%的团员青年从边疆回校后立即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更加坚定了“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人生选择。在西部一线产出“好成果”,通过“青年实干家计划”等社会实践项目,一年来,60多名在读研究生主动奔赴西部地区开展基层兼职实岗锻炼,7名同学线下服务时长超过4个月,最长的达一年,将奋斗的激情洒满西部基层。在西部一线作出“新贡献”,二十多年来累计派出近500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西部计划青年志愿者,以“志愿+接力”的形式长期深耕新疆塔城、四川荣县、四川江安、云南兰坪等西部地区,“青春石榴”志愿宣讲团“送课入校”70余场,为西部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健全西部就业服务保障

  扶上马,送一程,服务三年,关爱一生。中国人民大学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坚持鼓励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到西部、到乡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构建“教育引导—政策激励—服务保障”三位一体的就业支持体系,让毕业生在西部“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近十年,赴西部地区工作毕业生近5000名,呈逐年上升态势,2025年共计524人,相较于2015年增幅超过60%。

  以身边榜样为引领,每年组织开展“中国人民大学先锋人才论坛暨青年基层校友成长论坛”,积极宣传赴西部基层报效祖国的优秀青年典范,累计发布西部计划人物志系列报道数十篇。以精准指导为支持,持续开展“知行合一”学生实习实践项目,组织学生团队赴西部地区实习调研,实地感受西部发展机遇,面向西部、基层就业毕业生开展“先锋人才启航营”,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讲授“出征第一课”。以校地协同为保障,与西部地区46家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签署各类框架协议和就业实习实践基地协议,逐步实现西部地区所有省份校园招聘全覆盖,设立专项资金对到西部地区和基层就业的毕业生给予政策支持、荣誉奖励,“报效祖国、建功西部”校园氛围愈加浓厚。

  西部天地广阔,青春大有可为。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始终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与时代发展和国家需要同频共振、同向同行。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优化实践育人体系、深化校地协同机制,引导青年学子在西部大开发的壮阔实践中淬炼本领、建功立业,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勇当先锋闯将,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动人青春故事。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22日 04版)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