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发出民族的呐喊——烽火硝烟中的漫画创作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发出民族的呐喊——烽火硝烟中的漫画创作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8-24 06:0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郑化改(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委会原秘书长、副主任)

  漫画,是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表现事物本质特征的绘画形式,尤以讽刺幽默见长。在80年前气壮山河的全民族抗日战争中,中国漫画家们以画笔为武器,全身心地投入抗战洪流,创作了难以计数、生动感人的抗战漫画作品,对于揭露敌人的罪恶,鼓舞抗战军民士气起到重要作用,实现了“一图胜千言”的宣传效果。

发出民族的呐喊——烽火硝烟中的漫画创作

把敌人送回老家去!(漫画)谢趣生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前,中国的抗战漫画创作队伍形成较大规模,其主要特征是:漫画家人数多、漫画报刊多、漫画创作活动多,这为此后声势浩大的抗战漫画运动奠定了基础。很多抗战漫画在当时的《时代漫画》《漫画界》等漫画杂志和各地报刊上发表。1936年11月,在上海南京路大新公司举办的“首届全国漫画展览会”上,就有不少抗战题材的漫画作品展出。

发出民族的呐喊——烽火硝烟中的漫画创作

站在日军前面的巨人——游击队(漫画)梁白波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与此同时,中国的抗战漫画如燎原之火向全国蔓延。同年9月,抗战漫画杂志《救亡漫画》在上海创刊,尔后随着战事的发展,以叶浅予、张乐平为领队的救亡漫画宣传队从上海出发向西行进至武汉。他们在武汉掀起了抗战漫画运动的高潮。

发出民族的呐喊——烽火硝烟中的漫画创作

怎么遇不到一个八路军(漫画)丁聪

  1938年5月,中国空军派出两架轰炸机携带着大量抗战漫画传单飞赴日本空投散发。这次“纸片轰炸”旨在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前线士兵的抗战士气,被舆论称为“人道远征”。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救亡漫画宣传队兵分两路,一路队伍赴广西桂林,一路队伍赴四川重庆,继续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战漫画宣传工作。

发出民族的呐喊——烽火硝烟中的漫画创作

榜样(漫画)华君武

  在敌人后方的华北,自八路军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创立伊始,就活跃着一支以徐灵为首的抗战漫画宣传队。活跃在苏北、苏中和皖南的新四军也组成抗战美术宣传队,用漫画和版画的形式参与了华中地区的抗战活动。他们以根据地为依托、以漫画为武器转战山区,与日伪军展开了有声有色的“漫画战”。

  据资料显示,在众多投身于抗战漫画运动的人员中,不仅有国画家、油画家、版画家和漫画家,还有音乐家和电影演员等。他们以爆发式的热情创作漫画,这些抗战漫画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乃至世界美术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发出民族的呐喊——烽火硝烟中的漫画创作

健壮坚强与焦头烂额(漫画)李可染

  由于参与创作者众多,抗战漫画呈现出形式多样的面貌。这些浸染着烽火味道的漫画作品精炼、真挚,尽管有的还稍显稚拙,但却粗犷、刚健,向民众传递出炽热的情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抗战漫画,是在极其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发展和繁荣起来的,创作者以画笔表现出中国人民抗战的坚强意志和时代心声。可以说,中国抗战漫画充满着金戈铁马悲风吼的阳刚之气,象征着中国人民在血与火的抗日战场上不屈的脊梁,也是一个被压迫民族从心底发出的呐喊。这些诞生于烽火硝烟中的抗战漫画,不仅是日本军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中国人民奋勇抗敌的无声证词,也好似勇士冲锋的号角,给予人们前行的力量和必胜的信心。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24日 09版)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