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光明日报记者 刘习 陆健
“新能源汽车油门被踩下后平滑提速,家用扫地机器人可以贴墙角顺畅转弯,人形机器人自如抬腿后又稳稳落下……”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办公室主任黄伟兴奋地介绍,他们生产的不是“大块儿头”整装产品,而是高精密齿轮和RV减速器,“我们为工业产品提供关键的‘关节’和‘筋骨’。”
“要提高产品覆盖率,就要兼顾市场需求与生产成效、传统制造与数字化提升,就像公司的标志——两个环,环环相扣、互促共生。”黄伟说。
做到环环相扣,创新是关键。去年,在了解到应用于电驱动轿车上的产品让顾客有NVH(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困扰时,企业立即成立了专题改善小组。
如何改善?技术部牵头,品质部、生产车间等不同部门的同事协同探讨。改善后的创新产品,在保障产品耐久安全的基础上实现了批量化生产。
创新的背后,是企业信息化、精益化、自动化“铁三角模式”的升级。黄伟指着企业的大屏幕介绍:“三个子系统,共近20个大模块,100多个子应用,实现了生产、工艺、质量等各环节的全链贯通。”
全链贯通让数字化的红利释放:建设过程中唯一产品码实现了产品全流程追踪;数据分析帮助企业锁定质量风险范围;强数据化治理实现了工厂系统之间的高效协同对接……
“不止如此,我们还利用数字平台获取碳排放和能源利用数据,加速推进‘双碳’工作。”黄伟说,2024年,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263841.62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降低10.7%。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26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