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共同的家园,以“上海精神”为炬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共同的家园,以“上海精神”为炬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8-31 03: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特别关注·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

  光明日报记者 阮紫嫣

  津门盛会,全球瞩目。

  8月31日至9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23个国家的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聚首海河之滨,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这是“上合组织大家庭”时隔7年再度聚首中国,也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峰会。

  中国愿同各成员国一道,以今年天津峰会为契机,做实做强上海合作组织,展现新发展、新突破、新气象。

  从2001年黄浦江畔的应运而生,到2025年海河之滨的枝繁叶茂,上合组织走过了不平凡的24年征程。从6个创始成员国,发展成为覆盖亚欧非三大洲26个国家的“大家庭”,经济总量约占全球四分之一,上合组织已成为当今世界覆盖面积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上合组织发展壮大的密码,蕴含在“上海精神”的20字箴言中: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本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将进一步阐述中方对上合组织弘扬“上海精神”、勇担时代使命、回应人民期待的新思考新主张。

  中国是“上海精神”的倡导者,更是行动派。自去年7月担任轮值主席国以来,中国以“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为主题,成功举办110多项重要活动,覆盖安全、经贸、人文等方方面面。

  ——安全合作是上合组织的优先合作方向。在历次峰会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曾上百次提及“安全”一词。作为上合组织前身的“上海五国”机制,就是在签署加强边境地区信任与裁军两个重要协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4年来,成员国挫败1400余起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犯罪案件,开展40余次“和平使命”“天山”等联合反恐演习和联合行动,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成为成员国的重要共识。

  ——互利共赢是上合组织的共同追求。2024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贸易额达创纪录的8900亿美元。习近平主席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发展战略对接,实现了沙漠驼铃穿越千年时空、中欧班列驰骋亚欧大陆、远洋货轮联通四海商贸的发展图景。今年是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中国将在本次峰会上宣布中方支持上合组织高质量发展、全方位合作的新举措新行动,不断提升各国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明互鉴让上合组织愈发相知相亲。在2018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从古丝绸之路的商旅往来,到今天的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以诚相待、以心相交,始终是国与国友好交往的精神内核。互设文化中心、互免签证,缔结友城关系,创办上合组织大学,举办青年交流营、电影节、艺术节等一系列活动,极大推动了上合文明“百花园”持续焕发生机与活力。

  “上海合作组织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习近平主席多次以“家园”“大家庭”形容上合组织,为国与国间的交往增添一份亲切。这表明,上合组织成员国不是基于利益交换的所谓“盟友”,而是休戚与共、相互扶持的“家人”。这份超越地域的亲近感,不仅源于文明对话的当下实践,更植根于共同的历史记忆与价值追求。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本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将同其他成员国领导人发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声明,隆重纪念这一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弘扬正确二战史观,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呼吁各国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津门极望气蒙蒙,泛地浮天海势东。”海河之水奔流不息,如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浩荡前行。从安全合作到经济共赢,从人文交流到历史共识,上合组织以坚实的步伐,走出了一条结伴而不结盟、对话而不对抗的国与国交往的新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合组织将继续以“上海精神”为炬,走向更加辽阔、更加光明的未来。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31日 08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