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湖北老河口:数字智慧浸润城市每一个角落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湖北老河口:数字智慧浸润城市每一个角落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9-02 04:3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王建宏 张锐

  早上7点钟,湖北省老河口市北京路路口,一辆无人驾驶邮政快递车正平稳穿行,自动识别信号灯,礼貌避让行人,将包裹精准投递到智能货柜。

  这样以前只在电影里见过的画面,如今在汉江边上的老河口,成了居民的身边日常。这座只有42万人的湖北小城,正在用数字技术悄悄改写生活的节奏。

  “以前办个社保?哎哟,那叫一个折腾!四五个窗口,材料揣一摞,没半天根本搞不完。”市民刘春燕边说边比画,“现在?一个窗口交上去,20分钟全部搞定!”

  老河口市大数据中心主任金赫介绍,过去各部门间数据互不相通,“信息孤岛”问题严重,群众办事反复跑、重复交。为破解这一难题,搭建起“政务云”平台。

  “平台横向打通市直各部门业务系统,纵向对接国家、省、襄阳市三级数据资源,累计采集和回落政务数据610多万条。为解决群众办事反复跑、重复交这一难题,我们复制推广上线‘一件事’主题事项171项,实现15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一窗通办’。如今,老百姓切身感受到的是材料少了、时限短了、服务更贴心了。”老河口市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黄瑞峰介绍。

  智慧,浸润着城市治理的每一个角落。

  老河口创新构建了亚米级高精度导航“一张图”和“基层社会治理一张图”,为城市装上了“智慧大脑”。

  通过导航“一张图”,查违建,不用再靠人工跋涉——巡查人员手持智能终端,实时比对卫星图与规划图,发现异常立刻上报;送快递,无人车成了“新同事”——它们精准识别路况,自动优化路线,将配送时效提高10%以上,成本降低20%。

  另一张“社会治理图”上,则汇聚了地名地址35万条、服务资源11万条,匹配人房数据49.9万条,接入视频监控4000余路。哪一户有独居老人,哪一片需重点防火,哪一处可能出现非法捕捞,系统一目了然。

  移动端参与,也成为老河口智慧治理的亮丽风景。

  通过“老河口市北斗城市码”微信小程序,市民动动手指就能上报身边问题。日前,家住光化街道的市民王红霞发现奥华酒店对面一处井盖破损,通过小程序上报后,网格员迅速响应,安排人员处置并及时反馈结果。从反映、处置到反馈,全程便捷透明,真正实现了“指尖上的治理”。

  当前,老河口已汇聚37个部门4040万条数据,构建起可供社会化开发利用的数据产品目录。“数据从‘沉睡的档案’变成‘活跃的资源’,从资源转化为资产,从资产迈向资本。”老河口市大数据中心总工程师徐梅介绍。

  目前,老河口已培育数字经济相关企业1883家。未来,当地还将通过工业企业“精准转、深度挖”和商贸企业“全民扩”等路径,加快形成“数字产业化引领、产业数字化支撑、纳统入规同步推进”的新格局,全力开拓数字经济新蓝海。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02日 05版)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