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赵洪波 杨心悦 耿建扩
抗战时期,河北省枣强县娄子镇的抗日军民,曾巧施小计端了鬼子的炮楼。这一仗,堪称经典!
1941年初,日寇加紧对华北各地进攻,挖沟、修路、筑碉堡……妄图通过“铁壁合围”“强化治安”。
娄子镇位于枣强县南部,是当时冀南党政军领导机关经常活动的地区。鬼子也在这里修了据点,驻有一支小队,还有伪警察及伪军近百人。知道八路军夜战厉害,这个据点里的鬼子晚上站岗,白天睡觉,每天还指使二三十名民夫不断地修整工事、加固据点。
我军区首长决定:拔掉它!
八路军新七旅十九团派侦察参谋靳升云等4人,联系上了我党地下联络员魏子阳。魏子阳的公开身份是小鬼子的维持会会长,每天带着民夫去“效力”。我侦察员扮作民夫混在队伍里,很快把据点里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
十九团挑选出15名勇猛善战的连排干部和战士组成奋勇队,分成3个战斗小组进行模拟演练。他们找了一处空房子,按照炮楼的格局进行布置:房子里悬挂一幅面目狰狞的日本军官画像,将扎好的草人放在床上充当鬼子。队员们设计好进攻路线,冲入房中举枪射击。
这样的模拟进攻进行了多次,为的是让战士们对每一个战斗步骤都烂熟于心。
5月22日傍晚,奋勇队队员化装成民夫从北高庄出发,于23日凌晨3点半抵达娄子镇外围。“维持会长”魏子阳给队员们分发了水桶、扫帚等工具,战士们把最合手的武器藏在腰间。
黎明前的娄子镇安静得出奇,没有一丝风吹草动。整个镇子仿佛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屏息凝神。
早晨6点刚过,值完勤的鬼子见天色已亮,便走下碉楼,打着哈欠回房间睡觉,伪军和伪警察准备接岗。
像往常一样,魏子阳提着一篮子鸡蛋前来“请安”,他满脸堆笑,熟练地和伪军小队长打招呼,又借口布置当天民夫干活,在前院后院转了一圈,随即走出大门,悄悄对等候在外的奋勇队打了个手势。
奋勇队队员挑着水桶,拿着扫帚、锹镐等工具走进院子,3个小组向各自目标走去。
鬼子并没有全睡。有一个鬼子正蹲在院子里刷牙,发现今天的“民夫”精气神非同往常,便多了一分警惕。不巧这时一名奋勇队队员被树杈挂住了衣服,露出别在腰间的手枪。
鬼子大惊失色,站起身就要大喊。可还没等他叫出声,早就盯着他的奋勇队队长靳升云抬手就是一枪,将其击毙。
这边枪声一响,奋勇队队员们迅速撂下工具,抽出短枪,按作战计划冲向各自目标。第一小组、第二小组顺利到达战斗位置,“啪啪啪”一顿乱枪,把熟睡中的14个鬼子全部击毙,空气中顿时弥漫着硝烟和血腥味。
另一边,由于战斗提前发起,第三小组还没有到位。鬼子小队长听到枪声后,抓起手边的军刀狡猾地藏在了门后。第三小组组长刘汶冲进屋内立即开火,却没有注意到门后的鬼子。那小鬼子在刘汶身后猛劈一刀,刘汶倒在血泊中。其他队员立刻向屋内鬼子们开枪射击,几名日本兵被当场击毙。
鬼子小队长窜出屋子,跑上炮楼。他从炮楼上投下手榴弹和毒气筒,一时间爆炸声震耳欲聋,毒烟也弥漫开来。奋勇队队员们见一时难以攻上炮楼,就在炮楼下点起了大火。
负责接应的我军战士,又迅速包围了另一个院子的伪军,把机枪架在了院子对面的楼上。这时,敌工干部展开了政治攻势,伪军队长没一会儿就举起白旗,高喊投降。
此战,我军牺牲一人,击毙日军27人,击伤2人,俘虏伪军70人。缴获轻重机枪各1挺、掷弹筒1具、步枪15支、子弹万余枚,以及大量军需物资。
为了迷惑敌人,八路军战士在撤出时还故意将“维持会长”魏子阳当众带走,并高喊“严惩汉奸”。
拔掉娄子镇据点,老百姓欢欣鼓舞。时任冀南军区司令员陈再道接见并表彰了参战的队员们。为了巩固胜利和扩大战果,冀南军区还决定在当地成立一支娄子镇游击队,由十九团拨给他们30支步枪。
后来,陈再道在回忆录中对此战予以高度评价:“智取娄子据点,创造了平原游击战出奇制胜的范例。”这次战斗,也被载入八路军一二九师15个典型战例。
…………
84年过去,“走进昔日的抗日战场”采访组来到当年娄子镇——现今叫娄西街村。
沃野间,茂盛的行道树夹着一条宽阔的村道,红色的拱门矗立在村口,“娄西街村欢迎您”几个大字格外醒目。村里,一栋栋两层小楼整齐地排列着。
初秋,田野上沉甸甸的谷穗已泛黄。娄西街村党支部书记杨贵房告诉记者,这块谷子地达上千亩,是娄西街村丰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不但实现了托管式订单种植,还实现了智慧化农业生产。技术难题由省农林科学院谷子所、衡水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人员负责。
杨贵房感慨:“现在,农民种地轻松得很……”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07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