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舞剧《10909》:舞出时代节拍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舞剧《10909》:舞出时代节拍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9-10 04:2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陈伟科(青年编导、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近年来,聚焦当下生活的现实题材成为舞剧创作的热门领域。创作者在处理现实题材时,尤需审慎用心,既不应止于表面的写实叙事,也不可仅停留在直白表现主题、浅显树立典型的层面,还需深挖并强化表述逻辑,塑造有深度、有个性且富有诗意的人物形象。由无锡市歌舞剧院(江苏民族舞剧院)创作的舞剧《10909》,以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三代科研工作者的真实事迹为蓝本,在舞台上深刻剖析了现实与理想、行动与想象之间的关系。作品虚实结合恰到好处,让观众真切体会到科研人员背后的坚忍与执着,感悟到他们身上坚守初心、砥砺前行、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为现实题材舞剧创作提供了很好的探索实践范例。

  2020年,中国自主研发的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成功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至10909米。面对这样一个“硬核”科技主题,如何让舞剧与观众产生切身的关联感?该剧叙事围绕数据“10909”进行,从科学、科研和科学家的角度构建全剧内容,表达丰富充实:既有科研人员的工作细节、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亲人的情感羁绊、研发过程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击,又有他们在下潜过程中用科技手段描绘海洋深处的唯美画卷。如在舞剧开篇中出现的“伏案研究”“晨起洗漱”等舞段,这些都是平凡人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缩影,使观众自然代入其中。又如在“压强测试”场面中,舞台上旋转的“压力舱”速度由慢变快,位于其中的双人舞演员在运动中完成托举、旋转等高难度舞蹈技巧,配以快节奏的音乐营造出紧张氛围。这种通过视觉冲击引发情绪波动且充满挑战的内在张力,深深牵动观众内心,使其产生共鸣。这些舞台上的艺术表达,使“10909”不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而是我们对科研人员背后精神追求的隐喻,更是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寄托和日常缩影。

  现实题材来源于生活,但在艺术表达上须遵循“高于生活”的原则。舞剧《10909》的空间表达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聚焦生活中的科研场景,涵盖角色个人的情感生活;另一部分则呈现海洋深处的潜水奇观。两部分的呈现实现了“生活的真实”与“真实的生活”的统一。所谓“生活的真实”,指的是我们日常可直观见到的场景;而“真实的生活”,是通过日常生活延伸出的精神图景,具体到这部舞剧,就是科研人员日夜探索的海洋幻境。笔者将这种表达方式称为生活理性与艺术感性的融合。

  在海洋深处的潜水场景中,舞剧《10909》通过舞台科技,生动呈现科研工作者的水下工作场景,给观众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例如,在“逐梦深蓝”舞段中,七条威亚自舞台顶棚垂下,七位舞者借助威亚在舞台立体空间中运动,宛若游龙,展现出海洋世界中万物随波荡漾的姿态,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海洋世界。而此时的“鱼舞”不仅是“奋斗者”号设计师对海洋的浪漫想象,激发着他的灵感,更象征着众多为“奋斗者”号深潜任务默默奋斗的科研工作者们,他们因为共同的目标、科研精神而凝聚在一起。舞剧开篇部分,借助裸眼3D技术,载人潜水器在海底逐步下潜的过程缓缓呈现,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徐徐展开,舞台视觉效果如同科技大片。舞台上,旋转的压力舱,科研人员工作中“与机共舞”和“三人威亚下潜到深海”等舞段,以及舞台上冷热色调的对比,不仅强化了科研现场的真实感和象征性,还拓展着舞剧审美的边界。这些科技化的手段和符号,丰富了演员和舞台空间的动态关系,同时形成了极具创新性和独特性的舞台视觉表达,为剧情的铺垫和气氛的渲染奠定了基础,让观众领略到了中国科技发展背后的艰辛与伟大。

  纵观舞剧《10909》,高科技赋能舞台呈现,使科技之美与精神层次的舞剧表达实现了温情互动。然而,优秀的作品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不断修改打磨。尽管舞剧《10909》称得上是一部较为成功的现实题材舞剧,但在舞剧情节设置、角色塑造以及人物关系建构的准确性方面,仍有提升空间,还需进一步强化戏剧矛盾,厘清剧作表达的深层次含义,让原本已具备的舞蹈感染力更富内涵与价值。

  创作高质量的现实题材舞剧作品,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国舞蹈界要积极应对的重要挑战。创作者一旦缺乏对生活的洞察、对细节的雕琢,作品便易于概念化、肤浅化、庸俗化。期盼将来能涌现出更多优秀的现实题材舞剧,展现出舞蹈艺术的魅力和时代价值。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10日 15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