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圣 李 宏 光明日报通讯员 黄丽平
秋日的阳光遍洒层层山峦,照得坡地上整齐排列的深蓝色光伏板熠熠生辉。9月10日,重庆市垫江县砚台镇白云村正在光伏板下劳作的村民,又见到了来农光互补光伏电站检测的技术人员。“你们这个才厉害哟!以前这里只能长野草,你们来不仅让太阳发了电,地上也能种庄稼了!”白云村脱贫户张勇笑着打招呼。
光伏板下,黄豆已开始结荚鼓粒,团团嫩叶在微风中摇曳,像是给这片坡地披上了一层绿毯。“上半年收了3000多斤胡豆,下半年种的黄豆也长得很好,收成应该也不错。”白云村党支部书记王奎说,全村今年光伏发电和光伏板下种植的收益大概在7万元左右,“荒山荒坡已经变成了‘阳光银行’。”
近年来,垫江县抢抓国家“双碳”战略机遇,充分利用高海拔地区光照资源禀赋,在长日照、高转化率的山区坡地布局光伏产业,已累计建成分布式光伏电站18.8万平方米,年均发电量超过4000万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5万吨。今年上半年,发电量已超过1800万度,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2万吨。到今年年底,全县还将新增分布式光伏电站180座,新增装机容量8.9万千瓦。
砚台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王章算了一笔“生态经济账”:全镇建成投运的村级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已达1422千瓦,光伏发电收益和光伏板下的高效农业产出,每年可让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余元,真正实现了生态增色、土地增效、集体增收、村民增富的多赢局面。
光伏电能通过“全额上网”模式直输国家电网,以电费“月结月清”方式高效融入能源大循环。国家电网垫江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积极探索绿电市场化交易,进一步释放生态价值。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19日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