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决胜“十四五”】
光明日报记者 刘华东
“年轻人,北京市‘十五五’规划正在向广大市民征集意见建议,扫个码就能填。”近日,在北京朝阳某小区门口,越来越多居民拿出手机扫描张淑红举起的二维码,写下自己对未来5年的期待和建议。
5年前,内蒙古网友“云帆”提出“互助性养老”建议被纳入“十四五”规划。转眼间,“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络征求意见活动的1个月时间里,又有超311.3万条网友建言从各地汇聚而来。
听,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建言献策的汹涌流量里,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澎湃脉动。
载着民意的“直通车”,原汁原味、直接通达
起先杨有义自己也没想到,一名村级党组织书记的所思所想,能写进国家的法律——
前些年,村民依靠种植反季节蔬菜日子越过越红火,可随着产业越做越大,环境污染问题也日渐凸显。从小喝着洮河水长大,甘肃定西临洮县新添镇崖湾村党总支书记杨有义心里很焦急。作为临洮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立法联络员,他将自己的担忧和想法写进黄河保护法立法建议中去。最终,他提出的“加强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源头治理”被吸收进法律中。
“十四五”期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修改的法律达100多件次。139件次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期间,收到近120万条意见建议,其中很多意见建议得到了研究吸纳。
“以前感觉法律离我们很远,似乎和自己没有关系。作为基层老百姓,现在能够参与法律的修改,能在立法修法上说说自己的心声,我感到很自豪。”杨有义这句话,也道出了许多立法联络员的心声。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设立5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包括两个高校联系点),省级和设区的市级人大常委会共设立7800多个基层立法联系点。通过这些基层立法联系点,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意见建议可以直通人民大会堂。
“基层立法联系点坚持和发展来自基层、便捷参与、原汁原味、直接通达的特色做法,工作务实生动,被形象称为‘民意直通车’。”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沈春耀所说,基层立法联系点已成为人们观察新时代立法工作、人大工作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具有典型意义的一个基层“窗口”。
这些意见建议中,有国之大者、有民之关切
民主,起始于人民意愿充分表达,落实于人民意愿有效实现。
持续开展民主监督,是助推决策落实的重要途径。自2021年起,围绕“十四五”规划中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黑土地保护、加快推进社会适老化改造等10个方面重点任务,全国政协10个专门委员会分别聚焦一个主题,连续5年选择不同侧重点持续开展民主监督。据全国政协副秘书长胡衡庐介绍,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分别聚焦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治理、厕所革命等小切口,从不同角度持续提出意见、批评和建议,有效助推决策和规划的实施。
“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围绕‘十四五’规划的实施深入协商建言、开展民主监督,做到建言建在需要时、议政议在点子上、监督监在关键处,服务党和国家的科学民主决策、精准有效施策。”胡衡庐表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基础。“十四五”期间,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围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等“十四五”规划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考察调研,通过调研协商座谈会、“直通车”等形式提出意见建议400余件,为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提供有力参考。2021年开始,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就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开展为期5年的专项民主监督工作。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马利怀表示,这是第一次对具有流域性特点的国家重大战略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监督。
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随着“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推进,来自各方面、各领域的睿智之言、务实之策正在不断涌现,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聚起广泛智慧和力量。
村巷民舍间,大家的事大家商量
日前,浙江杭州余杭区径山镇小古城村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十四届全国政协第五期委员专题学习研讨班的200多名学员来到这个“千万工程”实践地,开展现场教学。
村口大樟树下议事角、各组各户的议事桌、展板上明晰的“四议六步”工作法……村庄里的点点细节,勾勒出“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基层民主实践的常态化、制度化。
“大樟树下议事非常接地气,只有‘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才能充分调动和激发村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在这里,‘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融入日常的生动实践,真正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精髓”……来自全国政协委员们的感叹,恰是这里基层民主活力的有力见证。
放眼祖国各地,从城乡社区里的村(居)民议事会、村(居)民论坛、民主恳谈会、民主听证会到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合进社区,从“小院议事厅”到“板凳民主”,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中国人民在火热的基层生活中,摸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通过这些接地气、聚人气的民主实践,人们围绕涉及自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发表意见建议,进行广泛协商。
随着实践发展、制度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枝叶”还在不断生长。今年6月,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同时迎来修改,拟从着力完善选举制度、议事程序,健全组织机构,强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增强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完善,进一步发挥村民(居民)自治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为中国民主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完整的参与实践,使全过程人民民主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制度形态、治理机制和人民的生活方式。在中国,从国家大政方针,到社会治理,再到百姓衣食住行,人民的意愿和呼声不断通过各种民主途径转化为具体实践,激发出亿万人民奋进新时代的磅礴伟力。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10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