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撷英】
1938年,茅盾于香港创作完成长篇小说《第一阶段的故事》。作品最初取名为《你往哪里跑》,以八一三淞沪抗战为背景,通过民族资本家何耀先等人物群像,展现上海各阶层对抗战态度的转变。小说聚焦战时民族资产阶级的命运抉择,延续《子夜》对中国社会的观察视角,满含爱国热情。正如作者茅盾在后记中所说:“1937年后,这个‘何去何从’的问题,不但关系到我们国家民族的命运,也关系到每个中国人的命运。这本书中的人物,也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这本小书的结尾已经写到一些青年知识分子选择了正确的道路——到陕北去。”
《第一阶段的故事》封面,亚洲图书出版社1946年3月沪一版
《第一阶段的故事》封面及目录,光华书店1948年6月沪一版
1945年4月,小说由重庆亚洲图书社首次出版。该书封面以视觉张力凝炼时代精神,猩红标题如烽火破空,方正遒劲的字体暗涌抗争意志,与下方灰调上海街景形成炽烈与沉郁的碰撞。设计师巧妙运用迷蒙的街巷构成叙事基底,既是战时上海的具象切片,亦隐喻民族命运的阴云笼罩。标题红并非明艳朱砂,而是掺有铁锈质感的暗赤,恰如热血渗入焦土;背景灰也非单一暮色,而是带有硝烟青的色调,仿佛弹痕累累的城市肌理。这种克制的色彩美学摒弃直白渲染,却在红灰交响间建构出双重时空——既凝固了“八一三”烽烟中的悲壮瞬间,又以标题燃烧般的生命力昭示永不言败的赤子之心。封面装帧将纪实性与象征性熔铸一体,恰如茅盾笔下那些在瓦砾中挺立的灵魂,用最朴素的视觉语言完成对民族脊梁的庄严致敬。
有研究者认为,该作品体现出茅盾对各种长篇小说结构形式的探索精神,茅盾将所有的人物在巨大事变中连接在一起,像江河一样流动,时代气氛浓烈。也有研究者认为,这部小说并未全部完成,属于特殊时期的“半成品”。
(谢云开摘录)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10日 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