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张亚雄 苏雁 李健
机器人值守的工厂车间加班加点,自动化吊臂“当家”的港口码头兴盛繁忙……近日,记者随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江苏苏州、盐城、连云港等地采访调研,探访江苏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奋勇争先,创新引领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新进展新面貌。
数智赋能 构筑新竞争力
驱车驶入苏州太仓港四期码头,只见28台无人双悬臂梁自动化轨道吊正忙碌作业。“通过AR和人工智能技术可自动识别集卡位置进行装卸操作,可实现减少设备作业人员约70%,提升作业效率20%。”太仓港正和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
太仓港四期码头作为沪太同港化的重要载体,将上海港的客服功能和船货信息前置于太仓港,共同引导长江及内河港口集装箱在太仓港集并,实现“货物进入太仓港视同进入上海港”,驳船在两港均享受最优靠泊、最优费率的“双优”政策。截至今年7月底,四期码头完成箱量204.35万标箱,同比增长6.7%。
“近年来,我们以建设数实融合强省为目标,以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连接为路径,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为外贸外资企业更好融入全球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黄萍介绍。
“2024年12月,公司创建灯塔工厂项目正式启动。”在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佛吉亚(盐城)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立刚告诉记者,“灯塔工厂”代表着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的最高水准,公司提交的以“生成式AI赋能的冲压换模优化”等5个案例,直击生产痛点。自2011年成立以来,工厂自动化率提升至80%,生产效率提高23%,运营成本降低13%。
作为制造业大省,近年来,江苏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创新体系,引导企业主动创新求变,一方面鼓励企业加快技术和产品创新,另一方面引导企业加快模式创新。
在连云港嘉澳新能源有限公司,经过加氢脱氧多道处理工序,废弃油料变废为宝、转化为绿色燃料生物航煤产品。今年5月,该公司成功出口1.34万吨生物航煤。公司总经理何健表示:“这标志着全国首个生物航煤‘白名单’出口试点正式落地,预计每年将带动超50亿元的外贸增量。”
截至目前,江苏省累计认定先进级智能工厂1808家,其中外资企业260家,占比超1/8。
数字贸易 助推高效出海
走进江苏苏州吴江高新区(盛泽镇)跨境电商产业园,国风“千里江山图”丝巾、锂电池隔膜等多家纺织、化工企业的产品展示让人目不暇接。
吴江区盛泽镇副镇长陆子平介绍,目前,产业园已集聚知名跨境电商平台等配套服务商及外贸企业86家,其中跨境电商企业37家。2025年上半年园区实现外贸进出口额近2.2亿美元,其中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近8亿元。
从传统家庭手工作坊到精细化织造,从线下销售到依靠互联网高效出海,吴江高新区(盛泽镇)跨境电商产业园内纺织行业的蝶变,是江苏以数字贸易为牵引,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走进苏州常熟综合保税区B区,商户陈跃正和工人在仓库装卸、清点服装等商品。陈跃向记者介绍,只需在常熟“市采通”平台上提交交易单、报送货物数量等信息,就能完成报关、报税等流程,不到一周,商品就能出现在东南亚国家的货架上。
“中小微企业是外贸经济的‘毛细血管’。‘市采通’平台打造‘关、汇、税’完整业务闭环,实现了市场采购贸易服务全程数字化。”常熟“市采通”平台运营总监高业超介绍,自2019年10月上线以来,截至2025年8月,平台累计服务企业超4.2万家,在全国117个口岸实现一体化通关,出口总额超950亿元。
江苏强化数字贸易产业赋能。2025年7月发布的《江苏省创新提升数字贸易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明确将聚焦优势领域扩大数字技术贸易,探索跨境电商新场景,在服务贸易重点领域多管齐下促进转型升级。预计到2030年,江苏服务贸易规模达6000亿元,数字交付服务贸易达3000亿元。
制度化建设 塑造对外开放新优势
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担当,藏在每一个港口、每一个企业的发展故事里。
在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新建的10个白色的大型液化天然气(LNG)储罐整齐屹立在黄海边,巴拿马籍运输船“卡米拉”正进行接卸作业,船上的液化天然气经卸料臂注入输送管道,最后经由管网、槽车等输送至全国千家万户。江苏滨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姜枫介绍,作为全国最大的液化天然气能源枢纽站,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累计接卸LNG达784万吨,为长三角及周边地区供应天然气超98亿立方米。
在港口建设提速的同时,生态环保理念及绿色低碳先进设备、系统等也进一步在江苏港口中普及应用。
为提升港口的“含绿率”,2024年,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联合连云港港建成了全国首个近“零碳”港口微电网。“各类发电、用电设备接入微电网后,港口清洁能源年发电量可超600万千瓦时。”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市场营销部主任李伟表示,未来,微电网还将依托充电设施等,与大电网实现“船网互动”。
“我们以制度型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创新。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功能,先后制定实施两批探索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政策举措,累计形成45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江苏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发展环境越来越优,同样离不开改革。今年以来,江苏开展新一轮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出台《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5版)》。在江苏,各类经营主体的活力都被有效激发——连续5年位列“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全省经营主体总数达1461万户;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累计办理1650万件,15个案例入选全国典型经验做法。江苏正以制度创新加快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构筑起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13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