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本报拉萨10月16日电 记者傅强、尕玛多吉日前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西藏自治区清洁能源供暖试点成效主题记者见面会上了解到,试点工作通过抓清洁能源、抓特许经营、抓技术创新三大举措,已实现海拔5000米以上农牧民供暖全覆盖,惠及1500余户,有效保障高原人民过上干净、省心、暖和的冬天。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会同有关部门,在清洁能源供暖方面实施了一批供暖试点工程,大幅提升项目运营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西藏生态环境本底脆弱,但太阳能、地热能等资源丰富。西藏自治区住建厅立足高原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采用清洁能源供暖,既保障了高原人民温暖过冬,又有效保护了绿水青山。据统计,7个特许经营试点项目共引入社会资本近38亿元人民币,新建及改造供暖面积超过600万平方米,受益群众近20万人。
在开展城镇清洁能源特许经营供暖试点的同时,西藏自治区住建厅还对农牧区供暖展开了技术路线创新试点。技术路线核心有两个,一个是“光伏发电+蓄电池储电+供热终端”,把太阳能发电输送给热风机、藏式炉等终端进行供暖;另一个是“光热+储热+双联供”。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发展中心主任王刚表示,西藏自治区2024年1月起推行第一个清洁供暖试点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其中措勤县、贡觉县、曲松县及日喀则市桑珠孜区4个试点采用太阳能光热供暖技术路线,工布江达县、林周县2个试点采用空气源热泵供暖技术路线,那曲市色尼区试点采用地热供暖技术路线,确保了所有试点项目的采暖季室内温度均稳定维持在18℃以上,个别项目室内温度超过20℃。部分采用太阳能光热方式供暖的试点项目,除满足供暖需求外,还能提供全年24小时的生活热水。
记者了解到,阿里地区措勤县高寒高海拔的自然条件对供热系统的稳定性和自动化提出了较高要求。对此,王刚表示,项目通过集成多项技术的智能系统替代传统依赖人工监控的模式,从智能感知与自动调控、故障诊断与预警、远程集中控制等方面,使整个供热系统的核心设备实现了远程监控和操控,运维人员在中心调度室就可以完成绝大多数运行管理工作。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17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