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通州·全球发展论坛(2025):为构建更加公平、可持续的未来贡献智慧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通州·全球发展论坛(2025):为构建更加公平、可持续的未来贡献智慧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0-20 05:0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闫丛笑

  运河潮起,思想激荡。10月16日至18日,通州·全球发展论坛(2025)在北京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组织代表、学者、企业家等500余人齐聚一堂,以“和合共生:全球发展的基础与秩序”为主题,共商和合共生新秩序,共筑全球发展新基石。

  本届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和通州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论坛共设置15个平行论坛,覆盖人工智能与全球发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全球能源安全、粮食体系、数字经济等关键领域,形成了一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共识成果。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多边主义面临威胁、地缘冲突交织叠加、气候危机持续加剧,人类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联合国副秘书长阿尔米达·萨尔西娅·阿里沙赫巴纳在欢迎仪式视频致辞中指出:“发展绝不是竞争,而是一项建立在相互尊重、共同责任与可持续价值基础上的人类共同事业。”她强调,当前全球性挑战交织,人类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合作、共情与担负起共同责任。论坛持续关注的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转型、全球资本流动等议题,不仅对亚太地区尤为重要,更关乎更加公平的全球秩序的塑造。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和合共生”不仅为全球发展夯实了人文基础,更为建立更加公平、持久的全球秩序提供了理论基石与行动路径。论坛愿提出“四点行动建议”:以全球发展倡议为牵引,聚焦发展关键领域和重大问题,夯实“和合共生”的永续根基;以全球安全倡议为基石,构建同舟共济的全球安全合作伙伴关系,筑牢“和合共生”的坚实屏障;以全球文明倡议为纽带,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加强国际人文合作,滋养“和合共生”的文明沃土;以全球治理倡议为支柱,构建理性、有效、负责任的治理体系,构建“和合共生”的规则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表示,本届论坛旨在直面全球发展挑战,筑牢和平根基、凝聚合作共识、探索共生路径,为构建更加公平、包容、可持续的未来贡献智慧。希望各方携手并肩,持续深化打造创新性、基础性、综合性的交往交流平台,进一步汇聚各方智慧与力量,在推动发展、促进文明、创新治理中开辟新路径,共建“和合共生”的世界秩序,共谋“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论坛以七种语言发布《人与社会全面发展:面向2050年的人类社会发展战略》报告,聚焦全球发展领域的核心议题,梳理不同阶段发展理念脉络,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理念(CDGs)作出进一步阐释,并提出践行CDGs的五大战略框架:以人民为中心确立发展的根本取向、以绿色发展为支撑确立发展的自然边界、以包容合作为导向重塑发展的世界格局、以有效治理为保障揭示发展的制度逻辑、以科学评价为指引重构发展的衡量范式。

  报告进一步提出消除贫困与乡村振兴、粮食安全与农业现代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多元化、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建设、绿色转型与气候变化应对、全球公共卫生与健康合作、教育合作与人力资源开发、金融支持与发展融资等全球发展八大优先领域行动路径,并建议各国凝聚社会共识,将CDGs纳入中长期规划,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推动四大全球倡议落地落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深走实,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美好愿景。

  论坛上,多国嘉宾从不同维度阐释了对“和合共生:全球发展的基础与秩序”这一论坛主题的理解。在与会嘉宾看来,面对共同挑战,唯有以和合理念破解对立,以共生思维重塑秩序,才能携手开辟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

  意大利前总理、欧盟委员会前主席罗马诺·普罗迪直言,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正遭遇严峻挑战,世界卫生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机构功能被削弱,而“冲突绝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他特别强调中欧合作的重要性,指出“中欧在能源、经济等领域优势互补,唯有携手才能构建完整平衡的经济全球化”。

  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中央政治局委员埃斯特韦斯·伊拉里奥从非洲发展实践出发,分享了安哥拉从冲突走向和解的经验。“可持续发展需要各国人民具有在差异中共存的能力。”他强调,全球发展应建立在“全球团结、经济正义、相互尊重国家主权”三大支柱之上,国际社会需改革治理机制,让发展中国家拥有更多话语权。

  德国前财政部长约尔格·库基斯聚焦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实,呼吁各方坚定捍卫多边主义,在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领域深化跨区域合作,促进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公平性、可持续,推动各经济体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加快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相关目标。

  巴西巴伊亚联邦大学副校长佩尼尔登·菲略结合巴西的社会实践表示,当前收入和财富分配失衡、气候变化、数字鸿沟等新旧问题交织叠加,在此背景下,人类有必要更新发展理念,携手推进经济、社会、生态转型。

  作为中国首个以“全球发展”为核心主题、贯彻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国际论坛,自2023年创办以来,通州·全球发展论坛始终秉持“关注全球发展、关怀人类命运”的宗旨,已成为政商学各界共商发展战略的对话平台。

  (光明日报北京10月19日电)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20日 12版)

[ 责编:李卓凝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