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这些暖心故事135】“核桃兄弟”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这些暖心故事135】“核桃兄弟”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0-22 03:5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这些暖心故事135】 

  光明日报记者 靳昊 赵明昊 孙金行

  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提起“核桃兄弟”赵武忠和木合旦·吐尔迪,乡亲们没有不竖大拇指的。

  2000年,县里鼓励荒漠绿化,给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刚从四川来新疆没几年的赵武忠心动了,在柯柯牙镇果林村包下35亩荒地,全种上了核桃。谁料,一场沙尘暴袭来,刚见绿的苗子被埋了个严实……

  赵武忠的心凉了半截。蹲在地头上,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家底都押在这片苗上了,往后可咋办?

  沮丧的他准备回四川老家。

  邻村的维吾尔族朋友木合旦·吐尔迪听说后,急切地拦住了他:“外江(哎呀),受这点挫折就躺倒不干了?兄弟,一家子人可都指望你呢。男子汉,挺起胸膛!”他把1万块钱塞进赵武忠手里,“去买新苗子。我们从头再来!”

  哥俩儿一块清沙、补苗、施肥……眼看钱快用完了,赵武忠的心又揪了起来。木合旦二话不说,拉上他直奔农资店。

  “先把肥料赊给他,我用信誉担保。如果到时还不上钱,你就找我。”木合旦对店主说。

  木合旦在当地很有信誉,店主爽快地答应了。

  2005年,核桃树终于挂果。随后几年,赵武忠家的核桃收入从一万元蹿到了十几万元。可转头看看木合旦家的核桃却没有什么起色,产量和价钱都上不去,赵武忠坐不住了:“哥,家里的树得嫁接改良了!”

  木合旦有些犹豫:“现在,多少还有些收成。万一嫁接不活呢?来年吃啥?”

  “先试10棵如何?哥,你放心,有我吃的就有你吃的。”

  第二年,改良的核桃树就挂了果。再往后,果子结得又大又密,亩产达到300多公斤。

  如今,两家人早搬进了楼房,开上了小车。逢年过节,一起包饺子、做抓饭。木合旦的母亲生病住院,赵武忠隔三岔五去帮忙护理;赵武忠家的闺女出嫁,木合旦和媳妇忙前忙后……

  征集邮箱:nuanxingushi@126.com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22日 01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