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地方做法】
光明网记者郝悦 光明日报记者王瑾雯
广西是一片红色热土,爱国主义基因融入血脉。新时代的广西各族人民,始终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构筑起凝心铸魂、强基固本的精神高地。
广西拥有大量珍贵的革命遗迹遗址,红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广西注重红色文化保护传承,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积极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红色文化展示项目,开发了多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打造湘江战役数字体验馆、数字导览等平台;活化利用“中共广西组织诞生地”纪念设施、韦拔群纪念馆、柳州抗日战争历史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资源;组织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爱我国防”演讲比赛等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抗战期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文学、新闻、戏剧、体育、教育各界曾在广西桂林成立抗敌协会和组织,引领成千上万文化工作者和民众,展开救亡图存的文化抗战,成为全国著名的抗战文化城。其中西南剧展是桂林抗战文化城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全国的文化宝藏。曾举办过西南剧展的广西省立艺术馆,抗战期间被日寇炸毁,如今已按照原样重建,成为桂林地标性建筑和网红打卡点。由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打造的文旅融合项目《桂林有缘》,以“微场景+沉浸式”形式,实现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该案例获评广西2024年度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此外,通过举办桂林艺术节,深入挖掘桂林抗战文化城和西南剧展的文化经济价值,不断从这片文化热土中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当代价值。
广西始终坚持在文化传承中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依托“广西三月三”等文化品牌,以节庆为媒、以艺术为桥,滋养群众精神世界。创作推出电视剧《大山的女儿》《阵地》、彩调剧《新刘三姐》等优秀文艺作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剧情与艺术表达,实现价值引领与民族文化同频共振。“00后话百年”“强国复兴有我”等主题教育活动持续开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未来,广西将进一步丰富实践载体、创新传播方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八桂大地深深扎根、枝繁叶茂,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24日 1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