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作者:王一川(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中国视协理论评论专委会会长)
许多观众对吴石将军的故事并不陌生。在已知人物最终命运的情况下,《沉默的荣耀》依然深深吸引观众,其关键在于创作者扣住了“这些隐蔽战线工作者是如何一步步成为悲壮英烈的”这一核心命题。全剧围绕吴石等人向中共华东局传递情报这一主线展开。随着剧情推进,敌我对峙中逐渐浮现出复杂的人物谱系。除了四位英雄和与之对立的特务之外,还有同志与亲友中的变节者,以及英雄们拼死守护的至亲之人。

资料图片
具体而言,剧集聚焦于四位英雄,即“东海情报小组”的核心成员。吴石在情报工作中展现出果敢、沉稳与机智的性格特质。他对同志处处体贴爱护,对妻子儿女深情内敛。交通员朱枫以探亲为名,借住在继女阿菊和女婿王昌诚家中。她外表温柔娴静,内心却坚毅无畏。陈宝仓在身份面临暴露之际,没有贪生逃避,而是为保护吴石主动承认自己是“东海情报小组”负责人,尽显豪迈与担当本色。聂曦作为吴石的学生与副官,外表温文尔雅,却有勇有谋。
作为对立面的,是以毛人凤、谷正文、余骁男、翁连旺为代表的国民党保密局特务。他们竭力侦缉与破坏地下工作,构成了吴石等人面临的直接威胁。创作者对谷正文的塑造突破常规。这个早年叛变革命、如今成为国民党忠实鹰犬的人物外表普通,内心却阴险、毒辣、狡诈、冷酷。这些特质通过大量细节呈现出来,塑造了令人既觉可信又深感可恨的敌特形象。
第三类人物变节者在剧中构成了最大的变数,其选择直接影响故事走向,也紧紧牵动观众的神经。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与副书记陈泽民,被捕后遭遇严刑拷打与威逼利诱,先后出卖了吴石与朱枫等人。剧集刻画了两人不同的堕落轨迹:蔡孝乾因贪吃牛排暴露身份,后因贪图奢靡生活而叛变;陈泽民原本坚毅,却在保护家人的压力下动摇变节。更令人揪心的,是朱枫继女阿菊与她的丈夫王昌诚。王昌诚身为台湾警务处电讯管理人员,察觉朱枫深夜收听特定广播而起疑。他先是监听家中电话,接着跟踪朱枫行迹。当特务循着线索找上门时,他吐露了朱枫的情况。阿菊也为保“小家”而出卖朱枫在舟山的落脚点,导致朱枫被捕遇害。这些人从同志、亲人变为出卖者的过程触目惊心,呈现了人性中脆弱自私的一面,让观众在痛惜愤怒中,对信仰与背叛、亲情与大义的残酷抉择,产生了更深切的体悟。
第四类人物,则是英雄身后默默付出的亲人,如吴石的妻子王碧奎和聂曦的妻子阿美。她们作为英雄的伴侣,不仅在危难时刻展现出超乎常人的坚忍与勇气,更通过平凡真实的日常,让英雄形象回归生活本真。在她们的眼神、言语中,观众了解了英雄作为丈夫、作为普通人的亲切一面。这些细腻的情感羁绊,让悲壮的故事转变为可感的生命体验,更加触动人心。
该剧围绕两个关键层面展开叙事:即英雄如何坚守信仰至死不渝,以及他们身边的同志与亲友能否在考验中守住立场。故事高潮处,四位英雄不约而同地选择牺牲自我、保全战友,这种无私的选择反倒中了谷正文的圈套,他找到了革命者的“软肋”,利用其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反向布局。表面看来,这似乎是革命者过于理想化的悲剧,令人扼腕叹息。但反过来看,这也展示了英雄们义薄云天的气节。至此,剧集的悲壮英雄叙事业已达成。
略感微瑕的是,蔡孝乾叛变过程描写应更丰满,王碧奎和阿美的性格刻画宜更深入,黎晴的身份陡转需更多铺垫,全剧篇幅亦有精简空间。但总体而言,该剧在真人真事谍战题材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结合上,特别是英雄人物塑造上,达到了兼具反思和示范意义的视听美学新高度。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05日 15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