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记者连线】
光明日报驻罗马记者 王天扬
11月10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一项拨款法案,拟将政府临时拨款延续至2026年1月30日,并为农业部等部分机构通过全年预算,以求尽快结束政府“停摆”。该法案目前已递交美国众议院,预计将于11月12日进行表决。
在美国政府因预算僵局创纪录地“停摆”超过40天后,相关负面影响已从美国国内各行业蔓延至大西洋彼岸,驻欧洲多国美军基地的当地雇员出现“欠薪”现象。为此,意大利等国公开向美方“讨薪”,德国、西班牙等国不得不替美方垫付部分薪资。这起由美国政治僵局引发的欠薪风波,引发各国对美国履约可靠性的质疑,给美欧关系蒙上新的阴影。
海外雇员“无薪上岗”
10月1日,美国新财年预算因朝野两党在医疗支出等问题上的严重分歧未获通过,美国政府被迫进入“停摆”状态。约75万联邦雇员被强制“休假”,另有超过70万雇员被要求继续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但无法获得薪水,只能待日后国会通过预算后补发。特朗普政府虽在10月中旬动用紧急手段调拨国防部结余资金,保证现役军人和预备役人员工资照发,但大批驻外美军基地的当地雇员被排除在外,成为美国政府“停摆”的直接受害者。
意大利是此次受美国政府“停摆”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美军在意大利设有阿维亚诺空军基地、维琴察陆军基地、那不勒斯海军支援设施等多处军事基地,常年雇用超过4000名意大利籍工作人员。受到政府拨款中断影响,美方未能按期支付意籍雇员10月份薪资,引发了一场尴尬的“欠薪”事件。消息传出后,意大利朝野一片哗然,意大利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塔亚尼紧急要求美方采取措施补发欠薪。然而,由于美方迟迟未给出明确答复,意大利国内的不满情绪迅速升温。
首先表达强烈抗议的是承担美军基地勤务工作的当地雇员群体。代表阿维亚诺基地意籍员工的工会协调员安杰洛·扎卡里亚痛批此事“荒诞离奇”,表示工人们至今得不到美方任何解释或解决方案,只能一边无薪工作,一边为生计焦虑。“美国内部的官僚僵局,却要意大利工人为账单发愁。”扎卡里亚在接受采访时无奈地说,“许多雇员背负房贷,要养家糊口,如今因拿不到工资面临经济困境,甚至凑不出开车上班的油费。”
为此,当地工会宣布进入“紧急动员状态”,要求政府介入维权,并在致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及外交、国防、劳工等部门的联名信中严正指出,美方单方面停发薪资已违反意美双方于1951年签订的《驻军地位协定》和意大利现行劳动法,相当于“将美国的国内规章不当套用于意大利劳工”。倘若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工会不排除采取罢工等进一步行动的可能。有意大利地方政府已开始为受影响员工提供支持,例如维琴察市政府呼吁地区行政机构和银行业暂缓对基地雇员住房贷款和水电费的催缴,以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
欧洲多国无奈“垫薪”
美国政府“停摆”造成的驻外军事基地欠薪乱象并非意大利独有,欧洲至少已有数千名美军基地雇员的收入中断,一些驻在国政府被迫紧急垫付薪水。如果美国政府继续“停摆”,受波及的盟国范围和人员数字还可能进一步扩大。
德国是驻有美军人数和雇员数量最多的欧洲国家。美国政府“停摆”发生后,德国政府果断采取措施,决定由联邦财政拨款垫付工资。据德国财政部声明,德方已于10月下旬启动一笔“特别开支”,确保驻德美军基地近1.1万名德国籍雇员10月薪资按时到账。德国政府强调,先行垫付的工资将在美国政府重新开门后由美方全额偿还。当地工会此前曾警告称,以往美国也曾发生过政府关门,但依然遵守德国法律,照常支付基地员工薪资,而这次美国当局显然无意照办。
在西班牙南部,也上演了“讨薪”事件。美国在西班牙设有罗塔海军基地和莫伦空军基地,聘用的约1000名西班牙籍雇员工资也未按时发放,当地工会随即发表声明要求美方“立即支付工资,并建立双边应急预案以防未来再现拖欠”。在西班牙政府的介入施压下,美方很快作出回应,承诺员工会在几日内收到薪水。据工会介绍,此次问题能够迅速解决多亏各方共同施压,但他们仍忧心美国政府“停摆”僵局难解,类似事件恐再次发生。
相比之下,驻葡萄牙美军基地的薪资危机持续时间更长、波折更多。美国在葡属亚速尔群岛的拉日什空军基地雇用了约450名葡萄牙籍职员。自美国政府“停摆”后,这些员工的工资便遭到拖欠。而根据葡美两国协定,基地并无“无薪休假”机制,葡籍雇员即使收不到工资也必须照常上班,否则可能因旷工受到纪律处分。葡萄牙亚速尔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阿图尔·利马痛斥美国欠薪“史无前例、令人无法接受”,指出此举已违反葡美防务合作协定,敦促美军立即支付拖欠的工资并落实此前的涨薪承诺。在多方压力下,亚速尔地方政府于11月初批准通过当地社会保障机构向银行申请一笔最高达120万欧元的贷款,用于为这些被欠薪的葡萄牙雇员提供支持。
美国信誉已然受损
意大利等国出现的美军基地欠薪风波,看似一场劳资纠纷,实则折射出更深层次的盟国间矛盾。这起事件将美国国内政治的动荡成本直接转嫁到欧洲多国民众头上,暴露了跨大西洋关系的脆弱性和利益的不对等。
首先,此次风波凸显美国国内政治极化对盟友的外溢伤害。由于美国两党斗争加剧触发政府“停摆”,欧洲盟国无辜“中枪”,不得不替美方“埋单”,这对美国的国际信誉是一次明显损伤。德国《明镜》周刊评论指出,美国政客让几十万政府雇员“白打工”,更让欧洲盟国人民也付出代价,这是对伙伴的不公。美军海外基地雇员虽非美国公民,却长期为美军的全球存在提供关键支持,如今却因美国政治僵局蒙受损失,难免心生寒意。
其次,欠薪事件削弱了盟友对美国履约可靠性的信任。美国向来以全球领导者自居,但此次在履行对自身基地员工最基本的付薪义务上都出现纰漏,令盟友不得不质疑其制度的稳定性。驻欧美军基地被视为北约集体防务的重要支柱,其平稳运作依赖东道国与美国的密切配合,然而美国政府“停摆”导致基地运转资金链断裂,这无疑给盟友敲响警钟:美国国内治理问题可能随时波及其海外事务。若美国政治局势继续恶化,未来不仅是工资,连美军在海外行动经费、对盟友安全承诺等方面都可能受到影响。
最后,此事暴露出跨大西洋关系中利益分担的失衡。美国长期要求欧洲盟友增加军费开支、承担更多防务责任,然而这次却让盟国为美方内部问题“埋单”。可以预见,如果美国国内政治纷争频频干扰盟友利益,欧洲对美国的战略信赖将被逐步侵蚀,届时或将出现更多关于“欧洲战略自主,减少对美依赖”的呼声,对跨大西洋关系的整体稳定构成隐性挑战。
正如意大利工会在抗议信中所言:“我们无法接受一场美国的行政危机演变成意大利工人们的生存难题。”如果美国无法让政府正常运转,盟友对其战略信任将不可避免地打上问号。
(光明日报罗马11月12日电)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13日 1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