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展望“十五五” 共绘新画卷】扩内需,建设强大国内市场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展望“十五五” 共绘新画卷】扩内需,建设强大国内市场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1-13 04:5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展望“十五五” 共绘新画卷】

  开栏的话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为未来五年发展擘画宏伟蓝图。奋进的号角已吹响,从自动化车间到科研实验室,从智慧农田到绿水青山,笃行的足音正铿锵。即日起,《经济》周刊开设“展望‘十五五’ 共绘新画卷”栏目,聚焦各部门各行业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听社会各界的期盼愿景,看奋斗者们的躬身践行。

【展望“十五五” 共绘新画卷】扩内需,建设强大国内市场

消费者在广西梧州一家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选购产品。新华社发

  强大国内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依托。

  日前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十五五”时期,如何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建设强大国内市场?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真金白银”惠民生

  光明日报记者 董蓓

  ■数据

  今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877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年全年分别加快1.2个、1.0个百分点。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发力见效。前三季度,限额以上单位家具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1.3%,延续今年以来快速增长态势;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5.3%、19.9%,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年全年明显加快。截至9月10日,今年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突破830万份,相当于每天有超3万人申请换新车。

  ■案例

  周末,北京朝阳区一家汽车4S店内,多款汽车纷纷挂上了醒目的优惠补贴标签,吸引众多顾客前来咨询、试驾。“现在新能源汽车补贴力度很大,以旧换新补贴叠加地方优惠后,一共便宜了两万元!”市民李先生在试驾后现场订下了一台新能源汽车。门店销售负责人告诉记者,以旧换新补贴带动店内汽车销量显著增长,新能源汽车补贴力度更大,十分受欢迎。

  近日,第四季度690亿元“国补”资金到位,至此今年全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3000亿元中央资金已经全部下达,为即将到来的“双十一”促消费活动再添助力。

  “以旧换新+国补”的政策“组合拳”,大大激发了居民消费热情。“一新一旧”的转换间,不仅让人们感受到消费市场的澎湃活力,也展现出消费结构的优化,更多高品质产品走进居民生活,前三季度高能效等级家电、智能家电零售额持续高速增长。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今年以来,国家分四批向地方下达了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以“真金白银”促进居民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专家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市场流通与消费研究室主任依绍华:

  今年以来,1-8月共有3.3亿人次申领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过2万亿元,支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通信器材、家具零售额增速达到两位数,尤其是绿色、智能商品消费亮点突出,充分表明“以旧换新”政策对消费品提质升级的促进作用,不仅激发了消费市场活力、改善居民生活质量,而且牵引企业加快产品和资金周转速度,加快研发设计新产品以满足多元化需求,促进投资与消费良性互动,更好激发消费潜力。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经济转入高质量阶段,居民消费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消费需求也将由好向优。各地要积极推出提振消费的政策措施,激活消费市场,深挖消费潜能,从政策引导、市场调节、产品创新等多方面不断优化升级消费政策,把消费热情真正释放出来。同时,要切实改善消费环境,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让消费更安心、舒心、放心。

  消费新需求与新供给良性互动

  光明日报记者 董蓓

  ■数据

  今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0个百分点,继续发挥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在扩大服务消费系列政策措施带动下,服务消费需求加速释放,有力拉动消费市场增长。前三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增速比1—8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商品零售额0.6个百分点。其中,文体休闲服务类、通信信息服务类、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交通出行服务类零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

  ■案例

  走进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博物馆二楼的简牍专题展厅,沉睡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正被现代科技唤醒——睡虎地墓地11号秦墓的主人秦国官吏“喜”,通过VR、全息投影等技术穿越时空,与游客互动。“历史真的‘活’起来了!”来自武汉的游客孙女士感叹道,“以前逛博物馆是隔着玻璃看一看摆在展示架上的文物,现在有了科技的赋能,历史变得更真实可感可触。”

  如今,场景消费已成为文旅消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字科技的发展为搭建沉浸式体验的旅游场景提供了技术支撑,让千年文明“触手可及”。

  围绕我国最早的家书“黑夫家书”,馆内还设置了互动设备,游客可以亲手书写一封属于自己的家书,在笔墨流转间感受两千多年前那份跨越时空的亲情温度。

  据统计,今年1月至7月,云梦县博物馆的文创销售收入已突破400万元,接待研学团队2万人次,有效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增长40%。

  ■专家点评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郭丽岩:

  今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一半以上,体现出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体量更大,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的地位更加稳固。强大的国内市场,是做足内功、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战略关键。当前,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建设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明显增多,超大规模市场的资源优势正在加速转变成产业竞争优势,为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试制、应用推广提供了更多环境和场景。

  新供给和新需求之间的良性互动,能够促进有潜能的消费和有效益的投资良性循环,有利于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推动国内市场由大到强转变,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质效,更好以自身确定性抵御外部环境不确定性。

  展望“十五五”时期,随着体制改革加速深化和行业新质生产力的加速生成,新需求与新供给的良性互动将催生更多融合创新的消费场景。要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密切结合,营造诚信的营商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大家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提升消费者体验感和满意度,做活服务消费业态,不断释放消费新动能。

  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

  光明日报记者 刘坤

  ■数据

  “十四五”以来,我国不断加大民生建设投入,特别是从2024年起,在“两重”建设、“两新”工作中加力支持了一批社会事业标志性工程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社会事业的比重持续提高,预计今年支持社会事业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将比“十三五”末提高30%以上。

  ■案例

  高压泵将特制的水泥浆均匀注入岩层,技术人员依托智能化系统布设传感器网络……近日,陕西榆林黄河东线马镇引水工程建设现场一片火热。“我们加把劲儿,努力提高浇筑效率和质量。”项目负责人介绍,这项设计年取黄河水2.2亿立方米的工程,建成后将有效破解当地的工业用水难题。

  2025年,陕西省累计安排以工代赈专项资金14.28亿元,同比增长90%,创历史新高。放眼全国,今年以来,各地重大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投资的带动作用有效发挥。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相关金融机构加快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投放。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介绍,截至目前,5000亿元资金已全部投放完毕,共支持2300多个项目,项目总投资约7万亿元,重点投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消费基础设施,以及交通、能源、地下管网建设改造等城市更新领域。

  ■专家点评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刘立峰:

  “十四五”时期,全国重大工程建设持续迸发强劲动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十五五”时期扩大有效投资,应优化政府投资结构。基于战略引领、基础支撑、民生改善、创新驱动等原则,明确政府投资优先支持领域,提高民生类政府投资比重,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人的全面发展投资,增加支持重大战略实施的投资。推动形成系统规范、央地一体的政府投资领域优选机制。识别关键短板,制定差异化配置的政府投资目录,并建立目录的动态优化机制。

  激发民间投资内生动力。打通制约民间投资的制度性痛点堵点,增强民营企业创新创业意愿。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拓宽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投资空间,支持民间资本与国有资本通过合资共设、增资扩股等方式,共同参与重大项目投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信用体系建设,有效保护各类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

  增强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完善政府引导基金管理履职尽责机制。用好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解决重大项目资本金不足的瓶颈问题,引导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向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和项目聚集。推进财政资金的“补改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撬动更广泛的社会资本。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13日 15版)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