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雨打芭蕉 花灯戏韵——根植于岭南文脉的非遗当代转化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雨打芭蕉 花灯戏韵——根植于岭南文脉的非遗当代转化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1-16 05:4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齐喆(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咏春拳破风而出、气势逼人,武者在“雨打芭蕉”的场景中亮出经典招式;巨型灯笼戏台将大湾区传统工艺与非遗技艺和岭南的四时花卉结合起来,与粤剧表演相得益彰……在日前举办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上,岭南文化和非遗元素在文体展演中惊艳亮相,让观众感受到浓浓的地域风情。本期我们邀请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院长齐喆,谈谈其师生团队在此次艺术装置设计中的感悟与体会。

雨打芭蕉 花灯戏韵——根植于岭南文脉的非遗当代转化

开幕式现场的艺术装置《雨打芭蕉·绿韵岭南》

  11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盛大举行。在这场融合了粤港澳大湾区时代气息与岭南传统文化精髓的文体展演中,两组艺术装置《雨打芭蕉·绿韵岭南》与《湾区四时·花灯戏韵》成为引人瞩目的亮点。

  这两组作品深度融合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文精神与岭南美学基因,所选取的芭蕉、四季花卉、粤剧等元素,皆是三地共同的文化特色与情感记忆。广州素有“花城”的美誉,家家户户花木葱茏;粤剧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湾区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英歌、醒狮等民间艺术,则凝聚着南国的力量与气魄。团队将这些元素加以提炼,以当代设计语言重新诠释,旨在构建一个“共情”的场域,唤起观众血脉中的文化共鸣,强化“同饮一江水,同承一脉文”的归属感。

雨打芭蕉 花灯戏韵——根植于岭南文脉的非遗当代转化

岭南风情——木棉、芭蕉、蛋花、荔枝(中国画)林蓝

雨打芭蕉 花灯戏韵——根植于岭南文脉的非遗当代转化

《湾区四时·花灯戏韵》之“莲花与广珐琅”

  创作始终根植于岭南独特的文化土壤,力求超越民俗符号的简单罗列,捕捉岭南文化中“开放包容、务实进取、清新活泼”的精神内核,通过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将其升华为一场具有现代气派的审美体验。

  岭南地区自古受中原文化熏陶,又因通商口岸的开放,较早接纳海洋文化,形成中西合璧、包容共生的工艺风貌。明代岭南大儒陈白沙“以自然为宗”的美学思想,更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了精神指引。本次设计的核心命题,正是如何从岭南深厚的历史文脉中汲取养分,对接当代审美变迁,实现非遗技艺从传承到转化的跨越。

  《雨打芭蕉·绿韵岭南》将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艺术顾问、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林蓝创作的国画中的芭蕉意象进行立体化、光电化转译,捕捉雨后蕉叶垂露的瞬间弧度,将南国湿润之风凝铸于艺术形态之中。24片巨型“芭蕉叶”依自然之势升降组合,与空中、地面的武术表演节奏呼应,形成“步移景换,人在画中”的沉浸式场景。由此,寻常植物焕发出属于岭南的盎然生意与精神气韵。

  《湾区四时·花灯戏韵》则以“一花一工艺一戏韵”为叙事逻辑,选取木棉、紫荆、莲花、牡丹等十二种湾区代表性花卉,以传统纹样构成法则创作出具有当代气息的全新图式。这些纹样并非简单复制,而是随物赋形、因材择工:莲花纹依托广珐琅的晶莹质感而绽放,牡丹纹借嵌瓷工艺延续其绚烂荣光,木棉风骨通过广绣丝线得以呈现,黄菊则在织金彩瓷的璀璨中傲然挺立。每一针脚、每一釉色皆保留手工的痕迹,传递出材料的美感与温度。

  在色彩处理上,我们融汇了中国传统重彩与岭南民间色彩体系,追求“艳而不俗”的视觉效果。芭蕉叶的冷绿与彩灯的暖色形成对比,加之光电效果的渲染,使整个戏台成为湾区文化的浓缩象征,也成为凝聚文化认同的流动艺术载体。

  传统工艺多依附于静态器物或建筑空间,而本次创作的挑战在于将其融入八万人体育场的动态展演中,与武术、粤剧、醒狮、英歌等元素协同叙事。当粤剧表演艺术家从灯笼戏台中翩然登场,光影穿透非遗纹样,人物便与工艺融为一体;当芭蕉叶阵随节奏变换组合,装置本身即成为戏剧的一部分,呼应着岭南文化“不保守、敢为新”的精神气质。

  广彩、粤绣、四季花卉、南拳醒狮……这些散落于岭南生活中的文化标识,经由设计的线索串联,在同一艺术场域中对话共生。我们构建的,不仅是视觉景观,更是粤港澳大湾区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文化现场。

  《雨打芭蕉·绿韵岭南》与《湾区四时·花灯戏韵》,是我们对岭南“包容共通”文化精神的一次当代践行。从纵向上,其延续了传统工艺与非遗技艺的文脉;从横向上,则拓展了传统工艺与大型公共展演结合的新可能,回应了湾区对时尚与品质的审美追求。

  通过此次创作,我们期待非遗融入生活,让植物说话,让工艺叙事,让岭南美学在当代语境中焕发新生,这是对传统工艺基因的创新性延续。同时希望激励年青一代艺术工作者,以最新的观念与技术激活最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中国工艺美术在未来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雨打芭蕉 花灯戏韵——根植于岭南文脉的非遗当代转化

《湾区四时·花灯戏韵》之“簕杜鹃与广彩”

雨打芭蕉 花灯戏韵——根植于岭南文脉的非遗当代转化

开幕式现场的艺术装置《湾区四时·花灯戏韵》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16日 09版)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