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张翼)中国石油煤岩气重点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我国煤岩气地质资源量可达50万亿立方米,这是一个数十万亿方级别的“新粮仓”。其中鄂尔多斯盆地资源量超25万亿立方米,四川、塔里木、准噶尔、渤海湾和吐哈等盆地均具备高效勘探开发的坚实资源基础。
今年3月,中国石油代表团在第43届剑桥能源周上,向全球正式发布了“煤岩气”的概念与地质理论。这一来自中国的原创性认识获得了国际高度认可。我国“煤岩气”勘探开发已呈现出“多点突破、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煤岩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已超7000亿方。2024年全国煤岩气产量达27亿立方米,预计2025年将突破40亿立方米。中国石油在鄂尔多斯盆地不仅成功探明了3个千亿方级大气田,地质储量突破5000亿立方米,还建成了首个百万吨级深层煤岩气田——大吉煤岩气田。
“煤岩气”的发现,源于对传统地质理论“禁区”的一次成功挑战。基于“借鉴致密气、页岩气生储成藏机制,将煤岩作为储层整体勘探”的全新理念,中国石油率先在鄂尔多斯等盆地取得勘探突破。鉴于与传统煤层气的显著差异,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团队根据勘探开发实践需要,正式提出了“煤岩气”这一全新概念。这一重大理论创新的背后,是更宏观的“全油气系统”理论的支撑。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16日 0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