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长江流域实现越冬甘蓝国产化替代 打破进口种子垄断局面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长江流域实现越冬甘蓝国产化替代 打破进口种子垄断局面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1-16 05:3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咸宁11月15日电 记者杨舒从15日在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召开的2025科技引领越冬蔬菜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获悉,我国在越冬甘蓝种植上成功打破90%种子靠进口局面。目前,在该蔬菜主产区长江流域已实现70%种子国产化替代,标志着中国蔬菜“种源自主可控”取得又一突破。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张扬勇介绍,甘蓝又名洋白菜、卷心菜,是我国老百姓餐桌上一种常见的蔬菜,在中国的种植面积占到全球的41%。越冬甘蓝正是其中一大类,主产区位于我国长江流域,是该区域冬春时节的主栽蔬菜之一。然而,甘蓝这类蔬菜起源于欧洲,长期以来生产用种主要依赖进口。特别是越冬甘蓝,虽有国产种子,但抗寒性不强,不适应生产实际。因此,2018年前,我国种植越冬甘蓝90%以上的种子都要靠从日本、荷兰等地进口,种植成本高且种源不可控。

  为解决这一问题,200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方智远院士带领甘蓝类蔬菜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开始选育越冬甘蓝品种,由张扬勇团队具体负责。该团队克服甘蓝育种起步晚、资源少的困难,历经十年探索攻关与合作研发,采用分子标记筛选了30多万棵远缘杂交后代植株,通过技术创新,成功打破国外公司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对甘蓝特异抗逆、抗病资源的垄断,成功创制优异种质资源。随后,该团队又利用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结合加速品种选育,最终育成高品质国产品种“中甘1305”。

  研究表明,“中甘1305”综合性状全面超越国外同类品种,更适宜我国主产区生产条件和气候特点,实现了越冬甘蓝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2019年起,“中甘1305”在湖北、浙江、江苏、河南等地实现大面积推广,种子售价只有国外品种的一半左右,有效降低了种植成本,露地种植每亩产值突破万元。经过几年发展,目前,长江流域70%的品种都为国产“中甘”系列越冬甘蓝,彻底扭转90%种子依赖国外进口的被动局面。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16日 03版)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