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四川省各级机关2019年度下半年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已于9月18日启动。在报名公告中指出,新录用的乡镇公务员在乡镇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含试用期),服务期内不得调出乡镇。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反映的是此前基层人才具有向各方面流动的特点。出台政策限制人才的流动背后,是基层对于人才的渴求。部分年轻干部对于基层的认识存在偏差,或是将“炼金”当“镀金”,将“磨练”当“磨难”,认为基层条件艰苦;或是认为基层“庙小”,岗位“屈才”,这山望着那山高;或是眼高手低,觉得基层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却难以解决实际问题。年轻干部有这样的认识偏差,是因为年轻干部大多年纪小、思想境界不够高,没有树立起服务于基层一线的崇高理想,怕吃苦,实践少,与基层群众打交道少,对群众认识不深、感情不深,有的心态和作风还比较浮躁。然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经历打磨的璞玉不会成为珍宝,没有历经苦难和磨砺的干部也不会真正成才。没做过基层工作,不熟悉最底层的工作,是无法真正当好干部的,这就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基层工作经历是干部的根本,年轻干部要珍惜在基层一线的宝贵时机,学会在基层磨砺中成长,夯实自己的人生基础。
年轻干部在基层,要有能将“冷板凳”坐热、“小板凳”坐大、“矮板凳”坐高的骨气和勇气,要有既来之,则安之的豁达,要有在基层锻炼,就是党和国家对自己的考验的觉悟,努力在基层打造自己的本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的能力,磨练自己的意志和打磨自己过硬的作风。那么年轻干部在基层,应当如何磨砺自己?笔者认为,当从提升思想认识,扎根基层磨练能力做起。
提升思想境界,树立崇高人生理想。年轻干部要主动担当,树立起为人民服务,服务于基层一线的崇高人生理想和思想境界。干部源自于人民群众,要从群众中来,深入到群众中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不仅是党的奋斗目标,更是我们所有人追求与奋斗的终极目标。作为党的年轻干部更应该把这种思想作为自己的人生信念,树立起“始终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奋斗”的崇高理想。
深入基层磨练,锤炼坚强意志、夯实工作作风。年轻干部普遍文化程度高,眼界开阔,思维敏捷,但文凭不是水平,学历不是能力,年轻干部缺少基层和复杂环境的磨练,缺乏解决矛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少做好基层群众工作的经历。“涉浅水者见鱼虾,涉深水者见蛟龙”,要深入了解国情民情,就要深入植根在最基层、最一线的岗位上;只有扎根基层住窑洞、睡土炕、用旱厕、吃粗粮,忍耐跳蚤叮咬,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直观感受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才能做到谙熟民情,了解民意,感受民心。在困难艰苦的环境中,才能磨砺出坚强的意志、优良的作风。群众在基层,问题和困难在基层,解决问题和困难的根本也在基层,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和群众打成一片,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增进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层是锻造年轻干部的“练兵场”,也是锤炼年轻干部意志的“大熔炉”。年轻干部要以只争朝夕的姿态扎根基层,在基层中锤炼意志、磨砺能力,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添砖加瓦。(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人民检察院 周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