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牢记嘱托 奋勇向前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牢记嘱托 奋勇向前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05-22 06: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

牢记嘱托 奋勇向前

光明日报记者 李慧 陈海波 刘江伟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从秦巴山区到太行深处,从浙江余村到汾河之滨,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足迹所至,攸关国脉、情系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心之所念,千年大计、百年目标。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习近平总书记的叮嘱言犹在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殷殷嘱托,温暖着每一名群众的心窝,激励着亿万人民在奋斗追梦中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牢记嘱托 奋勇向前

空中俯瞰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新华社发

牢记嘱托 奋勇向前

随着武汉步行街的商铺逐渐恢复营业,城市也再次迸发出活力。新华社发

牢记嘱托 奋勇向前

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川山镇塘万村大棚果蔬种植基地,当地村民在采收西红柿。新华社发

牢记嘱托 奋勇向前

山西省太原市虎峪河与汾河交汇处附近的景色。新华社发

  一鼓作气,打赢这场硬仗

  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心里始终牵挂的一件大事。在深切的惦念中,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洒满脱贫攻坚之路。

  越到决胜时刻、攻坚阶段,越要一鼓作气、奋力拼搏。

  如何补短板?如何夯基础?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各地考察,把党中央的关怀送到乡亲们的心里,把群众的心愿转化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云南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考察脱贫攻坚时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要千方百计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接下来要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让乡亲们生活越来越美好。”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

  亲切关怀、巨大鼓舞,激荡着中华大地焕发生机的春潮;殷殷嘱托、眷眷深情,凝聚起各族儿女奋勇向前的力量。

  “从‘小木耳’到‘黄花菜’,习近平总书记点赞两个‘大产业’,反映出他对百姓兴业致富的深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关怀再次坚定了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南宽坪镇安家门村党支部副书记宁启水代表说,“我们村将通过发展黄姜、柴胡种植和养殖产业,筑牢产业根基,让大家生活得越来越好。”

  “漫漫脱贫路,殷殷民生情。习近平总书记用行动激励各族人民和各级党员干部咬紧牙关、只争朝夕,啃下最后的硬骨头。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甘肃农业大学教授尚勋武委员说。

  绿色发展,筑牢美丽中国底色

  绿色,是美丽中国的底色。

  浙江、陕西、山西,这是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后,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过的地方。

  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乡亲们坚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保护好生态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关停矿山、走绿色发展之路的余村民宿主人潘春林说:“走对了路子,日子越来越红火。”

  在陕西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秦岭违建是一个大教训”,言近旨远,敲响警钟。陕西省负责同志表示,要坚持举一反三、彻底治理,开展覆盖秦岭全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排查和整治行动,持续抓好受损生态环境修复,加快还清生态环境历史旧账。

  在山西太原的汾河之滨,习近平总书记看得更深更远:治理汾河,不仅关系山西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也关系太原乃至山西历史文化传承。三年前,他在山西考察时提出让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三年来,太原市先后启动治理工程,使“九河”重现一碧万顷。

  把时间再往前推,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还出现在更多地方。今年春节前夕,他赴云南滇池考察,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去年8月在甘肃考察期间,他专程了解祁连山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指出“我们发展到这个阶段,不能踩着西瓜皮往下溜,而是要继续爬坡过坎,实现高质量发展,绿水青山就可以成为金山银山。”

  “习近平总书记为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村一改过去依赖化肥增产,猛下农药增收的耕作模式,开发生态可持续又高效的农产品。现如今村里家家种湘莲,户户农旅商,走出了一条田园生态链、农旅相融合的发展新路。”湖北省大冶市保安镇农科村党总支书记王能干代表告诉记者。

  潜心创作,用精品力作凝聚奋进力量

  “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去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的讲话掷地有声。

  一年多来,从西北大漠到沿海小岛,从边防哨所到森林草原,从城市建设到兴农一线,文艺工作者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一次次远行,一次次归来,又一次次再出发。

  静下心来搞创作,把创作好作品作为立身之本,成为文艺工作者的座右铭。

  8天,50亿元,1.35亿人次。三个数字,托举出“史上最强国庆档”的票房奇迹。

  2019年9月30日至10月7日,《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用精深的思想、精湛的艺术、精良的制作,诠释了“中国式大片”的魅力。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从音乐舞蹈史诗《奋斗吧 中华儿女》到报告文学《乡村国是》,从《哪吒之魔童降世》燃爆银幕到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重磅公布,一年多来,迈向文艺高峰的创作步伐铿锵有力。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文艺作品应突出时代特色,反映时代进步,在与时代同行中引领时代发展。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所有文艺工作者的心。从诗歌到散文,从绘画到剪纸,从歌曲到戏曲,文艺界围绕防疫抗疫主题创作了一大批文艺作品,开辟了同心抗疫的精神战场。

  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陈崎嵘委员表示,文艺可以起到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抚慰情感的作用。在历史的每一个关键节点,文艺都应当是号角和鼓点、春风和阳光。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面对前所未有的伟大历史进程,文艺也将大有可为。贵州省文联主席欧阳黔森代表正在创作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他满怀深情地说:“文艺工作者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记录历史进程中的感人故事,凝聚成一种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动力和支撑。”

  【代表委员讲述】

  河南省商丘市市长张建慧代表:

  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

  我们商丘虽然地处中原,但是这里也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在明清黄河故道,在中原水城睢县北湖,每年冬季,都会有大批候鸟在这里驻足停留,大雁、灰鹤、苍鹭……近万亩水面和湿地、林带成为候鸟栖息的天堂。

  生态好转鸟先知。鸟类的品种和种量是生态环境好坏的晴雨表。“鸟中熊猫”震旦鸦雀,被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13年,摄影爱好者在商丘市梁园区新郑阁水库一片芦苇荡里发现了在这里栖息的震旦鸦雀。2017年以来,商丘市柘城县容湖芦苇湿地也多次发现震旦鸦雀的身影,成为“生态柘城”的一张名片。黑脸琵鹭是濒危珍稀鸟类,它已成为仅次于朱鹮的最濒危水禽。今年春天,摄影爱好者又在商丘古城东湖发现了数只黑脸琵鹭在湖中嬉戏觅食。

  近年来,商丘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加快打造山水湖田林草生命共同体,统筹构建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城市五大生态系统,推进森林商丘建设,努力构建良好的生态屏障。商丘全年空气优良天数逐年增多,市区公园星罗棋布,乡村环境越来越美,林木覆盖率达31.75%,2016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生态环境的改变推动了发展方式的根本性改变,商丘已建成39个“国家森林乡村”和59个“省级森林乡村”,113.7万亩沙化土地得到治理,以前的不毛之地变成沃土良田。沿黄河故道营造了一条长146公里,面积达12万亩的绿色生态观光带,依托黄河故道生态走廊、湿地公园等打造生态精品旅游线路,成功举办了黄河故道湿地花海穿越活动和森林湿地穿越活动。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考察调研时指出,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总书记的话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些年,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真切感受到,生态本身就是经济,我们生态保护的效益已经成功转化为经济效益,实现越环保越富裕。

  (光明日报记者王胜昔采访整理)

  【代表委员讲述】

  山西省右玉县威远镇张千户岭村村委会主任张宏祥代表:

  用塞上美景留住游客

  我的目标就是做大做久右玉羊肉品牌,让塞上牧羊人都能过上好日子!有山、有水、有蓝天、有白云,有文化、有美食、有美景,用美景留住游客,用美食招待游客,形成旅游、养殖、种植等多个产业互动的良好局面。

  自己生活好了,可大伙还过着穷日子,村里人也越来越少,心里不是个滋味。2012年,我放弃了外地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张千户岭村,下决心要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我总怀念小时候吃过的羊肉味儿,回到家乡最先想到的就是在村里发展羊产业。于是,我就找地方、打水井、修路、盖羊舍……还流转了周边的土地,成立起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起两万亩自由牧场,种植燕麦草、谷草7000多亩,建成年出栏1万只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右玉羊”基地。

  在坚持生态放牧、有机养殖的基础上,我还专门聘请了营养学专家,给羊开“菜单”、制定“运动计划”,为的是让羊肉有更好的口感。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城里人想吃安全有机、高品质的羊肉,我们就是要把这个缺口补上,做好羊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还大力延长养羊产业链,不仅形成了集种草、育肥、屠宰、加工、餐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也有了自己的品牌。

  如今,我们的全产业链综合生态产业园,是山西唯一一家完成羊肉全过程有机认证的企业,直接解决村里80多人就业,还带动周边10余个村庄的1000余名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

  如何将右玉羊肉品牌做大做久?下一步,我们希望将右玉县25度以上坡地全部退耕还林,以种植柠条、沙棘为主,松树为辅,打造新型牧场。这样做既可以增加灌木水草的相对密度,提高土壤水肥力,又可以缓解过度放牧产生的生态平衡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让我更加坚定了发展的信心。我们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科学种草-智能养羊-绿色加工-线下体验、线上推广,集农牧观光、生态旅游、美食体验、田园风光为一体的旅游发展模式,让每一个塞上牧羊人都能过上无忧无虑的好日子。

  (光明日报记者李建斌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 2020年05月22日 05版)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