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不仅复工复产 更要高质高产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不仅复工复产 更要高质高产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03-31 04: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来自重点工程一线的报道】  

不仅复工复产 更要高质高产

——新技术让能源项目上产量强环保

光明日报记者 张翼

  不远处是青山绿水,场地边是丛丛野花,10台6000型电驱动压裂机组开足马力打开“气库大门”……涪陵页岩气田全面复工复产,焦页41-8HF井重复压裂施工日前首次采用全电驱动压裂工艺,低碳环保占地少,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双提升,为我国中东部地区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清洁能源。

  不仅复工复产,更要高质高产。涪陵页岩气田是我国首个实现商业开发的大型页岩气田,是国家干线川气东送管道三大气源之一,也是中国石化“气化长江经济带”行动的重要资源基础。截至目前,涪陵页岩气田钻前、钻井、压裂、地面等工程产建工作快速推进,28部钻机开足马力钻进,7套压裂机组满负荷运转,447口气井正常采气。气田产销量分别达13.06亿立方米、12.54亿立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5.57%和5.74%,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快国民经济恢复作出积极贡献。

  疫情发生以来,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按照统一部署,果断行动,积极应对,打响我国首个页岩气田复工复产“进攻战”。气田生产区域分散,点多线长面广,跨区域作业施工较频繁。气田连续生产一度面临困境,人员无法按时返回,车辆、设备无法全部正常运转,生产物资缺乏。公司最大限度盘活现有人力资源,优化配置钻井、压裂施工的相关技术、现场人员,根据一线现场管理和技术力量不足的情况,抽调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充实一线,靠前指挥保生产,未到岗员工全部采取远程办公模式。

  通过“云平台办公”模式,公司整合江汉油田机关专家、公司专家及在工区的江汉、中原、胜利工程公司等技术资源,推行钻井、压裂、试气等信息共享、经验分享,线上线下同步加快运行节奏,形成共同攻关、互为支撑的整体合力,有效缓解交通管制中技术管理人员不足的难题,实现了疫情期间钻井工程和采气工程连续生产,压裂工程、地面工程第一时间全面复工。

  同时,公司制定分批分类返工计划和配套保障方案,分批办理员工返回事宜,在确保安全可控的前提下,“点对点、一站式”返回涪陵工区2700多人,并按要求做好隔离措施,隔离期满、通过健康检查后迅速填补岗位空缺。

  疫情发生期也是保证清洁能源供应的关键时期,每口投产井都是“宝贝疙瘩”,不能让任何一口井掉队。

  气田有447口投产井,涪陵页岩气公司技术人员精心呵护每口气井,挖掘每口井的生产潜力。

  经过7年多的开发,涪陵页岩气田不少老井井筒积液多,像黏液堵在喉咙里,造成气井“上气不接下气”,无法正常采气。公司技术中心气藏地质所高级主管葛兰就像一名气井“医生”,她最操心的就是这些“患病”的气井。每天,她和同事召开保产分析会,一口井接一口井地“过筛子”,为它们量身定做不同的排水采气“医治”措施。

  “咦?焦页26-2HF井产量咋变为零了?”3月15日,通过远程监测,葛兰犯起了嘀咕,得赶紧查“病因”。这口井状态不佳,葛兰早注意到了,她一边翻动屏幕,查看套管压力、油管压力、流量等生产参数,一边权衡考量如何具体施策。

  葛兰拿起电话,仔细和一线采气员工核对参数,了解采气情况,电话那头,采气员工也心急如焚。经过一番研究,葛兰和大家决定采取“泡沫排水+增压开采”双重排水措施,排除井筒积液。双重排水措施实施后,气井日产量达4万立方米,且实现了连续生产,葛兰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坚持“重点优先、方案落实、统筹协调、安全可控”原则,对气井实行科学优化调整,采取清管作业、放喷排液、“泡排+增压”、压缩机气举、柱塞排水等有效措施,力促气井平稳高效生产,不断提高气田采收率。该公司全面运用智能化气田建设和一体化大数据库,加快信息融合,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气井安全生产。

  专家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在疫情防控形势下,探索实现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模式,非常重要。涪陵页岩气田全面复工达产,带了一个好头!这表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团结一心,有无穷的智慧和力量。面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个方面的硬任务,我们一定能够向历史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涪陵页岩气田在复工复产中注重向新技术要质量要环保,通过“云平台”和智能化大数据手段要高产等做法,也很有启示意义。实践证明,在各地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的同时,我国企业恢复发展的势头正在不断增强。

  《光明日报》( 2020年03月31日 01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